第185章 工业燃星火(2 / 2)

整个望安岛如同一台巨大机器开始全速运转。

沿海炼炉日夜燃烧黑烟与蒸汽弥漫。

打铁声、凿石声、锯木声、号子声奏响力量交响曲。

挫折很快如影随形。

第一座新法焦炭窑因火候控制不当坍塌。

第一批冶炼的铁水因杂质过多铸出的零件脆弱不堪。

第一台试验性镗床因主轴强度不够在测试中断裂。

失败的情绪如阴霾开始蔓延。

太难了这根本不是咱们能造出来的东西

深夜工棚里有学徒蹲在角落带着哭腔抱怨。

陈启明闻讯赶来。

他没有责备任何人。

挽起袖子走进工棚。

捡起断裂的主轴碎片就着炉火仔细查看断口。

不是大家的手艺不行。

看这断口晶粒粗大说明冷却时出了岔子。

热力未散尽内应力集中导致脆断。

是我们的方法还没完全摸透。

下次试试铸件完成后不直接水冷。

埋进预热过的石灰或干砂里让它慢慢缓冷。

他的沉着专业和亲力亲为稳住了人心。

司徒文完善奖励机制设立技改贡献榜。

对每一个微小技术突破给予公开表彰和实物奖励。

激发了工匠们的荣誉感和积极性。

转机发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

顾青和几位老工匠连续熬了三个通宵。

地上散落着数十个失败模型和零件。

他们围绕重新设计的主轴模型和新的刀具夹持方案争论不休。

天快亮时新的镗床被再次组装起来。

一根经过反复锻打尝试新退火工艺的精钢钻头被固定。

学徒拉动绳索通过滑轮组带动钻头缓缓刺入实心钢坯。

整个工棚鸦雀无声。

钻头平稳推进均匀铁屑从容排出。

声音稳定而低沉。

钻头完全穿透钢坯。

顾青颤抖着将标准量规塞入新钻出的孔洞。

量规严丝合缝地滑了进去。

孔壁光滑如镜孔径均匀达标。

成了精度完全达到了图纸要求!

顾青声音沙哑老泪纵横。

第一台实用化简易镗床诞生了。

这是里程碑式的突破。

意味着望安岛迈入了精密加工的门槛。

捷报如春风吹遍全岛。

好消息接踵而至。

阿彪的勘探队在北山峡谷发现露头煤层和品位不错的赤铁矿。

新型焦炭窑成功产出合格焦炭燃烧稳定炽热。

资源与技术瓶颈被逐一突破。

陈启明启动第一个示范性综合项目。

建造利用溪流落差驱动的小型水力锤锻车间。

这不仅提高锻造效率更是对动力应用的重要预演。

项目启动那天全岛人聚集在改造的溪流边。

闸门提起积蓄的溪水奔腾而下。

巨大木质水轮缓缓转动。

通过精心计算的连杆齿轮机构传递力量。

重达数百斤的锻锤规律地升起落下。

重重砸在烧红的铁坯上。

沉闷而富有节奏的轰鸣声震撼山谷震撼人心。

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

工匠们相拥而泣。

这不仅仅是节省人力更代表着新时代的序曲。

工业的星火在这里点燃了顽强火苗。

陈启明站在轰鸣的水轮旁感受大地的震动。

他悄然打开系统界面。

【重大科技突破:成功制造首台实用精密机床建立首座水力驱动标准化工坊。文明迈入手工工场向机械化生产过渡的临界点。】

【文明点数+500。】

【解锁新科技树分支:基础机械工程学初级流体动力学。】

【提示:蒸汽核心科技路线前置条件已部分满足。】

更广阔的世界正在展开。

但他敏锐注意到西北海平线有陌生海鸟惊飞盘旋。

东南外海巡逻快艇回报发现不明船只窥探。

这宝贵的和平发展期还能持续多久。

点燃的工业星火能否形成燎原之势。

取决于能否顶住下一波更猛烈的风暴。

他握紧拳头目光坚定。

必须更快。

必须在敌人再次露出獠牙前让望安岛拥有真正的钢铁力量。

新一轮与时间赛跑的竞赛进入最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