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铁火重燃(2 / 2)

海狼摇摇头:“离得太远,看不清旗号。但那船的样子…有点像是闽浙一带跑私货的‘快蟹船’,又快又灵活,常干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是海盗?还是吴大有派出的探子?

无法确定,但威胁是实实在在的。

“加强海上警戒,巡逻范围再扩大一些。”陈启明沉声道,“但不要主动招惹,以免打草惊蛇。我们最需要的是时间!”

时间,成了最宝贵的资源。

必须在潜在的威胁真正降临之前,尽可能地武装自己。

压力转化为了更强大的动力。

工坊里的灯火通明,工匠们几乎是轮班倒,拼命地赶工。

陈启明和顾青也几乎住在了工坊里,反复试验,改进工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个月后,第一支完全在新工坊条件下制造出来的线膛枪,终于组装完成!

虽然外观粗糙,拉削的膛线也远不如之前均匀,但确确实实是一支能够击发的线膛燧发枪!

试枪那天,几乎营地所有核心成员都到场了。

赵德海亲自操枪,瞄准百步外的一块厚木板。

屏息,击发!

砰!

枪声响起,木屑纷飞,木板上赫然出现一个清晰的弹孔!

精度和威力,虽然比之前在磐石屿的制品稍逊一筹,但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的滑膛枪!

成功了!

压抑已久的欢呼声再次响彻营地!

这不仅仅是一支枪的成功,它象征着技术的火种未曾熄灭,象征着他们在这片绝境中重新站稳了脚跟,拥有了自保和反击的力量!

“加紧生产!优先装备护卫队!”陈启明激动地下令。

有了第一支的成功经验,后续的生产速度明显加快。

虽然产量依然有限,但一支支线膛枪开始陆续装备到雷震手下的精锐护卫手中。

护卫队的精气神为之一变,巡逻和训练时更加自信从容。

然而,陈启明并没有被初步的成功冲昏头脑。

他清楚地知道,这支小小的力量,还远不足以应对大规模的进攻。

他们需要更多、更好的武器,也需要更强大的防御工事。

基于新获得的铁料,他开始和顾青规划,如何利用岛上的地形和资源,构建更坚固的防御体系,比如在关键位置设置带有射击孔的碉堡,甚至…尝试铸造小型的岸防炮。

发展的蓝图,在铁与火的淬炼中,徐徐展开。

铁火重燃,照亮了前路,也点燃了每个人心中那份名为“崛起”的野望。

尽管远方的阴影依旧存在,但握紧了手中武器的人们,心中充满了迎接挑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