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得大人如此鼎力支持,启明敢不从命!”陈启明顺势应承下来,“制造局定当全力协助,尽快将图样、工艺规程整理出来。”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孙传庭雷厉风行,“我回去便草拟奏章,呈送兵部与陛下!文远,你此次又立下一功矣!”
送走兴奋不已的孙传庭,陈启明长舒一口气。
危机暂时化解了。
不仅转移了兵部的注意力,还将一个潜在的“负担”变成了一个赢得军心、积累政治资本、甚至可能产生小额现金流的机会。
他立刻召集相关工匠。
“王师傅,带人按此配方和制法,加紧制作一批‘克难饼’,务求口感扎实,便于保存。”
“李师傅,按此图样,打造几套便携饭盒和小炉灶,要轻便结实。”
“张嬷嬷,你针线活好,带些女眷,按此要求,试做一些加厚缓冲的鞋垫出来。”
“赵郎中,你精通药理,按此方,配制一些止血生肌效果好的药粉,分装成小包。”
制造局内再次忙碌起来,但这次的氛围却轻松了许多。
工匠们对主事琢磨出的这些新奇玩意早已见怪不怪,反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数日后,第一批样品制作完成。
陈启明特意请孙传庭带了几位麾下的千总、把总前来观摩试用。
演武场上,孙传庭和几位军官亲自品尝了“克难饼”,使用了便携炊具烧水煮饭,试穿了“铁脚板”鞋垫,查看了止血粉。
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们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神色。
“好东西!这饼子扛饿!比炒面强多了!”
“这炉子好!省柴火,烧得快!”
“这鞋垫真软和!走起路来脚底板舒坦!”
“这药粉闻着就比香灰强!”
孙传庭看着部下们的反应,心中大定,对陈启明的能力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当场带走全部样品,并表示会以最快速度推动此事。
事情的发展甚至比陈启明预想的还要顺利。
孙传庭的奏章和样品呈上去后,很快便引起了兵部和皇帝的重视。
万历皇帝甚至在内阁会议上特意提了一句:“陈启明此人,心思缜密,连士卒口腹之欲、足底之劳都能体恤周全,实乃干才。”
此言一出,朝中原本一些针对制造局进展缓慢的非议,瞬间烟消云散。
没人敢反驳皇帝亲口认证的“干才”。
皇帝金口一开,兵部的拨款和筹建军需工坊的指令很快便下达了。
陈启明顺势将李总旗一位擅长管理的远房亲戚推荐过去负责协调,暗中也将李总旗的一部分情报人员安插进去,悄然织起一张覆盖军属的情报网络。
南下的巨大风险,似乎被京师的这一连串意外顺利冲淡了些许。
然而,陈启明心中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
冯安依旧住在福临客栈,安静地等待着。
南方的巨鳄,依旧潜伏在深水之中,耐心地等待着它的猎物。
但此刻,陈启明的手中,似乎又多了一分微不足道,却可能在某些关键时刻起到奇效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