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说无凭。”皇帝终于开口,“演来看看。”
“是!”
陈启明亲自操铳。
一名缇骑在八十步外立起一个人形木靶。
装药、装弹、压实…动作流畅。
举铳、瞄准…照门、准星、靶心三点一线。
砰!
一声清脆的爆响!白烟甚少!
远处木靶应声而裂!胸口处被打出一个大洞!
好快的射速!好大的威力!好高的精度!
阅兵台上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
以往明军火绳枪,五十步外就已准头大失,且装填缓慢,烟雾弥漫。
此铳性能,远超想象!
陈启明不停,命令换靶。
一百步!一百二十步!
连续射击!
虽然精度随距离下降,但依然远超传统火绳枪!
尤其装填速度,快了近一倍!
…
最后,他换上了新打造的锥形铅弹。
一百步外,放置一件从贼巢缴获的轻型铁甲。
砰!
一声闷响!
弹丸竟然直接洞穿了铁甲!
“嘶——!”
台上众臣,包括兵部尚书,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破甲能力竟如此强悍?!
…
演示完毕,场中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远超时代的火器性能震撼了。
皇帝的目光也终于变得锐利起来,身体微微前倾。
陈启明放下火铳,跪地叩首。
“陛下!此等利器,若非臣等拼死缴获、逆向仿制,他日出现于敌军之手,或为海盗所持,我大明海防、乃至京畿重地,将面临何等威胁?!”
“臣私自出海,擅动刀兵,确有罪过。然,此举缴获敌械,窥得敌情,挫敌阴谋,使我大明得以先知此等杀器,未雨绸缪!”
“臣之心,可昭日月!臣之所为,皆为社稷!”
他声音铿锵,掷地有声。
…
刑部官员脸色发白,还想强辩:“陛下!此铳虽利,然其来源…”
“够了!”皇帝突然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他站起身,走到台前,目光扫过那几支威力惊人的火铳,又看向跪在地上的陈启明。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陈卿。”
“臣在。”
“此铳…确乃缴获?非尔等私造?”
“千真万确!缴获之原始贼械在此,陛下可命人比对查验!其工艺、材质,皆与我大明制式迥异!”
皇帝缓缓点头。
“海外宵小,竟已掌握如此利器…其心可诛!”
他目光转向刑部和都察院官员,语气转冷。
“弹劾之事,或有蹊跷。三司会审,需重新核查。不得有枉,不得有纵。”
“至于陈卿…虽有擅专之过,然缴获敌械、仿制有功,于国有大用。功过相抵,暂不追究。着其继续主持制造局,全力钻研此铳,尽快量产,装备京营!”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启明重重叩首,心中巨石终于落地!
逆转了!
…
退场时,徐光启、孙传庭看向陈启明,眼中满是欣慰和激赏。
而刑部、都察院的几位官员,则面色铁青,灰溜溜地快步离去。
…
危机暂解。
但陈启明知道,斗争远未结束。
演示成功只是赢得了喘息之机。
朝中的黑手并未揪出,黑焰岛的威胁依然存在。
而量产燧发枪…更是漫漫长征的第一步。
他抬起头,望向远方,目光坚定。
脚下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