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明也知道急不来,现代黑火药颗粒化也是经历了漫长摸索才成熟的。
他转而将目光投向那几口从敌方工坊缴获的大铁锅和那锅“可疑的粘稠物”。
他亲自检查那锅残留物。粘稠、黑褐色、带有一股焦糊的甜腻气和微弱的酸味。
“他们似乎在用蜂蜜或糖浆混合油脂作为粘结剂…”他推测道,“但显然也失败了,火候掌握不好,糖分碳化了…”
敌人的技术摸索,同样步履维艰。这让他稍感安心。
…
就在他为此烦恼时,徐光启来访,带来了钦天监赵博士的消息。
“文远,赵博士托我带来口信,你送去的‘光谱仪’经过他重新打磨棱镜和调整狭缝后,精度大有提升。”徐光启说道,“他问你是否还有新的样本需要检验?”
光谱仪!陈启明心中一动!
他想起了那前瞻信息中的“陨星”!
“光启兄,你可知晓陨铁?”他立刻问道。
徐光启捻须答道:“陨星坠地,其铁谓之‘天铁’或‘玄铁’,古籍确有记载,言其性极坚韧,非凡铁可比。然其物稀罕,多见于西北边陲或深山老林,难以寻觅。文远为何问此?”
“只是偶然想起…”陈启明沉吟道,“若得此物,或于军工有益?”
“或许有益,然其难得,恐远水难解近渴。”徐光启摇头。
送走徐光启后,陈启明心思活络起来。
“陨铁…‘陨星’…高硬度高韧性…”他来回踱步,“系统前瞻提及此物,绝非无的放矢。难道…‘影海众’已掌握了某种来源,或即将获得此类材料?抑或是…提示我寻找此物,以破解当前材料困局?”
无论是哪种可能,探寻陨铁相关信息都变得紧要起来。
他立刻吩咐赵小旗:“去!查阅翰林院和兵部武库档案,搜寻所有关于‘天铁’、‘玄铁’、‘陨星铁’的记载,包括其特性、产地、以及朝廷是否有库存!”
…
与此同时,李总旗的物证分析也有了意外发现。
在仔细清理那几口缴获的铁锅时,一名心细的缇骑在锅底发现了一些未被完全烧尽的残留金属碎屑和几块颜色古怪、质地坚硬的炉渣,与寻常铁渣截然不同。
“大人,此物…质地奇异,色泽黯蓝间杂赤斑,坚硬异常,锉刀难伤。”李总旗将碎屑和炉渣呈上。
陈启明拿起碎屑和炉渣,入手颇沉,颜色和质地确实非同一般。他心中一动,立刻带上这些样本,再次赶往钦天监,寻求赵博士的帮助。
这一次,他们没有使用光谱仪,而是使用了赵博士更熟悉的、也更符合当时技术条件的“火试金”法。
他们将碎屑和碾碎的炉渣样本置于瓷片上,加入“密陀僧”(氧化铅)和硼砂,用吹管焰灼烧。
在炽热的火焰下,样本与试剂反应,产生了异常鲜艳、与常见金属(铜绿、铁红等)截然不同的彩色熏膜和氧化物!
“咦?此物…”赵博士仔细观察着冷却后的反应产物,面露惊异之色,“其‘熏色’斑斓诡谲,非铜非铁,亦非铅锡常见之色…老朽遍览矿典,亦未曾见过如此鲜明的‘焊锡’(古代对金属氧化物颜色的称呼)!此绝非中土常见之金属矿所能炼出!”
陈启明心中巨震!敌人不仅在摸索火药颗粒化,他们还在尝试冶炼某种特殊且罕见的矿物!这些碎屑和炉渣,很可能就是失败的试验品!
这是否与“陨铁”有关?还是另一种未知的奇异矿物?
“流火”、“陨星”、“天工开物”、“猛火油”…前瞻的碎片信息,似乎开始隐隐与现实交织起来。
敌人的技术探索,远比他想象的更深、更危险!
…
当夜,陈启明回到书房,心情沉重而急迫。
敌人的技术底蕴和资源获取能力,超出了预估。必须加快自己的技术升级步伐!
他再次看向系统界面。54点文明点数。
【简易高炉设计与操作指南(需60点)】…还差6点!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目光扫过了【技艺】列表中的“火药颗粒化(摸索中)”。
虽然进展缓慢,但持续的试验和失败,本身也是一种积累。
【基于持续实践与试错,对黑火药颗粒化的理解加深,虽未完全成功,但积累了宝贵经验,文明点数+6。当前点数:60。】
点数刚好凑够!
陈启明精神一振,毫不犹豫:“系统,兑换‘简易高炉设计与操作指南’!”
【兑换‘简易高炉设计与操作指南’,消耗文明点数60点。当前点数:0。】
海量的信息流涌入脑海,包含了高炉的结构设计、耐火材料的制备、鼓风装置的制作、矿石和焦炭的配比、冶炼过程的控制、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虽然这只是提升炼铁效率的技术,并非直接炼钢,但却是迈向高质量金属材料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有了它,就能炼制出更好的生铁,为后续的坩埚炼钢、乃至特种合金的冶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太好了!”陈启明兴奋地铺开纸张,“立刻招募工匠,寻找耐火粘土和铁矿!我们要建一座自己的高炉!”
技术的竞赛,从未停止。而这一次,他终于抢得了一丝先机。
星火已然燃起,能否炼出真钢,还需历经千锤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