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点头,这才看向刘掌柜,语气平和却带着压力:“刘掌柜,陈兄此法于学子有益,于文教有功。同行竞争,当以质取胜,而非以势压人。此事若传开,于惠民堂声名恐有损吧?”
刘掌柜额头见汗,徐光启虽只是监生,但其师乃南京礼部侍郎,他一个小小书商可得罪不起。
他狠狠瞪了陈启明一眼,咬牙道:“既然徐公子发话…是在下孟浪了。我们走!”
一群人灰溜溜离去。
围观人群见无热闹可看,也逐渐散去。
陈启明忙对徐光启郑重一揖:“多谢徐公子仗义执言。”
徐光启微笑还礼:“陈兄不必客气。实是兄台这印法巧思令人惊叹,价格更是实惠。不知可否允在下翻阅一二?”
“徐公子请便。”陈启明欣然应允。
徐光启拿起几本不同书籍,仔细查看印刷质量和装帧,越看越是惊奇。
“字迹均匀,排版齐整,虽略显生硬,却远胜许多木刻印本。陈兄大才!”他由衷赞叹,随即又有些疑惑,“只是…此泥活字如何解决耐磨与着墨问题?寻常泥胚易碎,墨色亦难均匀。”
陈启明心中暗赞,不愧是徐光启,一眼就看出了技术关键。
他略一沉吟,选择透露部分实情:“徐公子慧眼。寻常泥胚确实如此。在下以蜡制模,灌注特调泥浆,阴干后还需以生漆反复涂刷表面,增强硬度与耐水性,如此方可勉强一用。”
“蜡模?生漆处理?”徐光启眼中精光大盛,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窗户,“妙啊!此法虽不及铜活字耐久,然成本低廉,制作迅捷,用于印制通俗读物,再合适不过!陈兄真乃巧思!”
他显得极为兴奋,拉着陈启明又探讨了许多细节,甚至提出几个改进建议,显露出极强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兴趣。
陈启明也乐得与他交流,两人相谈甚欢。
临别时,徐光启买了几本算学类的书籍,并真诚道:“陈兄,今日相识甚是投缘。他日若有机会,定向师长推荐贵坊印书。若有难处,亦可来国子监寻我。”
送走徐光启,陈启明心情大好。
不仅化解了危机,更结识了这位关键历史人物。
【成功应对行业打压,维护经营,获得文明点数+2。】
【与重要历史人物‘徐光启’建立初步友好关系,获得文明点数+5。】
【当前文明点数:13。】
点数再次增加,还搭上了徐光启的线。
但陈启明没有放松警惕。
刘掌柜绝不会善罢甘休。
锦衣卫的监视也未必解除。
他必须更快地积累实力。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份《简易玻璃制作工艺》。
是时候开始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