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心结终释(2 / 2)

那把略显沉重的黄铜钥匙,被她捏在指尖看了看,然后,仔细地、郑重地,放入了怀中最贴身的衣袋里。钥匙隔着薄薄的衣衫,贴在胸口皮肤上,带着一丝微凉的金属触感,却奇异地让人感到安心。

这不再是漂泊无依的象征,而是归属与完成的证明。

锁好了门,她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再次转过身,牵着安儿,站在老屋门前,望着眼前这条熟悉又陌生的街巷。

巷子依旧狭窄,泥土路面凹凸不平,两旁的房屋大多低矮破旧,与她记忆中的景象重叠,却又因岁月的流逝而更显沧桑。有几个面生的孩童在不远处追逐嬉闹,溅起小小的尘土;更远处,有扛着农具归来的村民,看到她这个“生面孔”站在锁闭的老屋前,投来好奇的一瞥,但也仅此而已。

这里,是她的根之所在,却早已不是她的归途。

她心中那片关于“娘家”的执念,那份因早年被剥夺而产生的沉重与不甘,在这一刻,随着那落锁的“咔哒”声,随着这最后平静的凝望,终于彻底地、轻轻地放下了。

如同卸下了背负多年的枷锁,整个身心都变得轻盈起来。

她低头,对上安儿清澈的目光,柔声道:“安儿,我们回家了。”

“嗯!”安儿用力点头,小手紧紧回握着母亲。

沈微婉最后看了一眼那扇锁闭的门,然后牵着安儿,转身,迈开了步子。

她的步履,不再有来时的沉重与迟疑,而是异常的轻松与坚定。秋风拂过她的发梢衣角,带来远处田野的干燥气息和隐约的稻谷香。阳光将母子二人的身影拉长,投在身后布满车辙印的土路上。

她不再回头。

那把贴身的钥匙,象征着过去被她妥善封存;而牵在手中的这只温暖的小手,则指引着她充满希望的未来。

青溪镇的“安食铺”,那里有温暖的灶火,有李嫂关切的眼神,有沈默无声的支撑,有街坊熟识的笑脸,更有她和安儿一点一滴经营起来的、实实在在的“家”。

心结既释,前路便只剩下来自岁月本身的、值得期待的回甘。

她牵着安儿,踏着秋光,步履轻快而从容,向着她真正的归处,稳稳行去。身后的老屋,在渐行渐远中,慢慢化作视野尽头一个模糊的、安静的墨点,融入了故乡的底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