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儿会意,上前两步,走到周夫子面前。他仰头看着这位面容严肃、目光如古井般深沉的老者,心中不免有些害怕,但还是牢记着母亲的叮嘱。他撩起小褂的前襟,双膝一弯,恭恭敬敬地跪在冰凉的石板地上,然后俯下身,额头轻轻触地,磕了三个头。动作虽带着孩童的笨拙,但那态度却异常端正认真。
“学生沈永安,拜见先生。”安儿的声音还带着稚气,却努力说得清晰洪亮。
周夫子看着跪在面前的小小身影,脸上严肃的表情似乎缓和了那么一丝。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却字句清晰:“嗯。起来吧。”
安儿依言站起身,垂着小手,规规矩矩地站好,大气也不敢出。
沈微婉在一旁看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直到听见周夫子让安儿起身,才稍稍松了口气。她连忙又施一礼:“夫子,安儿年幼懵懂,日后还需您多多费心教导。民妇感激不尽!”
周夫子目光重新落到沈微婉身上,淡淡道:“既入此门,便需守书院规矩。勤奋向学,尊师重道,是为根本。若资质驽钝,尚可勤能补拙;若品行不端,书院绝不姑息。你可明白?”
“民妇明白!定当严加管教,绝不让夫子失望!”沈微婉连忙应道。
周夫子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只挥了挥手:“明日辰时,准时来学,莫要迟了。”
这便是准了。
沈微婉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带着安儿再次向周夫子行了一礼,这才小心翼翼地退出了蒙学堂的小院。
走出书院大门,重新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沈微婉只觉得恍如隔世。她低头看着身旁依旧有些紧张的安儿,蹲下身,轻轻抱了抱他。
“安儿,从今天起,你就是读书人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更多的却是如释重负的欣慰与无限的期盼。
安儿似懂非懂,但感受到母亲的激动,也用力地点了点头,小手紧紧回握住母亲。
拜师入学,礼成。一条崭新的、布满荆棘却也充满希望的道路,就在这对母子面前,缓缓铺开。薪火相传,这一刻,微弱的火种已被郑重地交付,只待时光与心血的滋养,终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