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古朴大方的木匾呈现在眼前。楸木的本色浅黄温润,打磨得极为光滑,木纹如水波般自然流淌。匾额四周是沈默用刻刀勾勒出的简单大方的回纹边饰,既不喧宾夺主,又增添了庄重感。
而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正中央那四个深刻而清晰的大字——“清白滋味”。
沈默的刻工精湛绝伦!他不仅完美地再现了陈夫子原字的间架结构和笔力神韵,更利用刻刀的深浅变化,赋予了字体一种独特的立体感和生命力。每一个笔画都仿佛蕴含着力量,“清”字的三点水灵动欲滴,“白”字的一撇如刀削斧劈,“滋”字的牵丝连带流畅自然,“味”字的那一点沉稳厚重。阳光照在上面,光影错落,使得这四个字看上去仿佛不是刻上去的,而是从木头里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带着一种沉静而磅礴的气势。
“这……这太……”李嫂看得目瞪口呆,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
沈微婉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冰凉的、带着新刻木头清香的字体,感受着那凹凸有致的触感,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这不仅仅是一块匾,这是一件艺术品,是沈默用他的心血和技艺,为“清白滋味”这四个字打造的最坚固、最永恒的载体。
“沈大哥……我……”她哽咽着,千言万语堵在胸口。
沈默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不必言谢。他抬头看了看门楣,又看了看匾额的大小,然后便找来梯子和工具,亲自动手悬挂。
他挂得极其认真,反复调整位置和水平,确保匾额端端正正,不偏不倚。当最后一口长钉敲实,那块沉甸甸、闪耀着朴素光辉的木匾,终于稳稳地悬挂在了“安食铺”门楣的正上方,取代了原先那块简单写着店名的小木牌。
位置恰到好处,不高不低,过往行人一抬头,便能将“清白滋味”四个大字看得清清楚楚。
匾额挂上的那一刻,仿佛有一股无形的清气,以小店为中心弥漫开来。过往的行人纷纷驻足仰头,发出惊叹之声。店里的书生们闻讯出来观看,更是赞不绝口。
“好匾!好字!好刻工!”
“沈掌柜,有此匾悬照,你这‘安食铺’,可真是有了金字招牌了!”
“清白滋味……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沈微婉站在门口,仰望着那块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匾额,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力量。
这块由德高望重者题字、由沉默巧匠镌刻的匾额,从此成为了“安食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沈微婉心中最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无声地宣告着:这家小店,以清白立世,以滋味待人。
这,便是她沈微婉,在这纷扰市井中,挣来的、最闪亮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