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尽心回报(2 / 2)

最让沈微婉动容的,是李嫂的两个孩子,大牛和二牛。

李嫂来上工,依旧时常带着他们。但她不再只是让他们在远处自己玩泥巴。她会认真地告诫他们:“娘在给沈姨干活,沈姨是咱家的大恩人。你们要乖乖的,不许吵闹,不许乱跑,看看有什么能搭把手的。”

两个孩子将母亲的话听进了心里。他们变得异常乖巧懂事,就安静地待在摊位后面母亲视线可及的角落。看到母亲忙得满头汗,二牛会颠颠地跑去用木碗舀来清水;大牛则会主动帮着照看更小的安儿,把自己舍不得玩的磨光滑的小木块分给他。

有时顾客多了,腌菜罐子见底,需要从板车底下搬备用的上来。大牛虽然力气小,也会立刻跑过来,使出吃奶的劲儿帮母亲一起抬。李嫂打包好货物,二牛会小心地接过去,递给等待的顾客,奶声奶气地说:“您的腌菜,拿好嘞。”

他们小小的身影,成了摊位上一道温暖人心的风景。有带孩子的顾客见了,常会夸赞:“李嫂,你这俩小子真懂事,是干活的好苗子!”李嫂脸上便会露出疲惫却无比欣慰的笑容。

这一切,沈微婉都默默看在眼里。

她看到李嫂因为反复低头数钱确认,鬓角常常渗出细汗;看到她抢着干重活时,手臂上绷紧的肌肉;看到她在呵斥自己孩子不要打扰沈姨时,那严厉却充满期望的眼神;看到她偶尔望向自己时,那目光中毫不掩饰的感激与效忠之心。

摊位的运转,因为李嫂的这份“尽心回报”,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和高效。沈微婉肩上的担子真正减轻了,她可以抽出更多时间研究新的腌菜口味,思考布偶的样式,或者只是静静地喝口水,看着安儿和大牛二牛在阳光下安静玩耍的画面。

那缺失的二十三文钱,早已不再让她心痛。她得到的回报,远超这个数目。

她得到的,是一个可以真正托付、甚至能为她着想、主动分忧的伙伴;是一种无需严苛监督、自发自觉的责任心;是一份在冰冷世道中难得的热诚与忠义。

黄昏收摊,李嫂依旧会拿着那三十文工钱,但她的腰板挺得更直了。那钱,她拿得心安理得,因为那是她用汗水、用心血、用十二分的忠诚换来的。

沈微婉看着她牵着孩子离去的背影,消失在暮色笼罩的村道尽头,心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安稳感。

她终于明白,最好的管理,或许并非冰冷的条规与惩罚,而是以心换心,激发出人性中最善、最尽责的那一面。

她的这份小小事业,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的苦苦支撑。它的根基,因为这份“尽心回报”,而变得更加扎实、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