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北方那个陷入一片混乱和哀嚎的国度:“从此以后,赵国至少二十年内,将再无主动挑起大规模边衅之力!他们需要时间来舔舐伤口,来重建官僚体系,来恢复那已经被北风烈彻底击碎的信心。”
钱富听得心潮澎湃,胖脸激动得通红,忍不住插嘴道:“殿下,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趁他病,要他命!直接联合陛下,发兵攻打,说不定能一举灭了赵国,开疆拓土!”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无尽的战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商机。
萧瑟却缓缓摇了摇头,眼神恢复了冷静与理智:“国战,并非简单的江湖仇杀,亦非小范围的边境冲突。灭国之战,牵扯极广。需要庞大的兵力、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天文数字的军费开支,更需要考虑战后如何治理那片土地和人口,如何应对可能来自其他国家的干预。如今我天武朝虽胜,但北境之战亦消耗不小,国库尚需时间充盈。此时贸然开启灭国之战,纵能取胜,也必是惨胜,徒耗国力,非智者所为。”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不过,经此两役,赵国已不足为虑。北境可保数十年太平。这为我们腾出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可以专心应对内部事务,以及……海外的威胁!”他的目光再次转向了之前探子回报的倭寇方向。
“诸葛先生和北风烈的兄弟们,已经做完了他们该做的,而且做得无比出色。”萧瑟说着,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信纸,提笔蘸墨,略一思忖,便笔走龙蛇地写了起来。他的回信同样简洁:
“惊蛰之效,远超预期,问天之功,当载史册。北风烈之威,已令赵胆寒。然国战不可轻启,当以休养生息、充盈国库为先。赵国既衰,北境暂安。请传令所有在赵国之‘惊蛰’人员,即刻起,停止一切行动,分批撤回北风烈大本营,论功行赏,休养生息,以备将来跨海征伐倭寇之用。萧瑟,于江南临渊。”
他写罢,盖章,吹干墨迹,小心卷好,塞入迅鹰腿上的金属小筒中。他轻轻抚了抚迅鹰光滑的羽毛,那灵禽似乎通人性,用喙蹭了蹭他的手指,随即振翅高飞,化作一个黑点,迅速消失在北方天际,带着萧瑟最新的指令,飞往京城。
看着迅鹰消失,萧瑟心中一块石头稍稍放下。北风烈这把利刃,已然见血,是时候收回鞘中,好好保养,等待着下一次,更酣畅淋漓的出鞘——目标,直指那隔海相望的倭寇老巢!
就在此时,内堂外再次传来一阵沉稳而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李隐庄园的护卫在门口高声禀报:
“启禀世子,沐将军!庄园外有大队人马抵达,为首者自称李猛,求见世子!”
李猛!北风烈铁骑的副统领,萧瑟的绝对心腹!
萧瑟与沐剑屏眼中同时闪过一道亮光。真正的力量,到了!
“快请!”萧瑟沉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江南的棋局,随着北风烈主力的抵达,以及倭寇据点的发现,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李猛的到来,意味着他最信赖的臂膀已经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