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予你星光万丈 > 第116章 深渊回响与不灭星辉

第116章 深渊回响与不灭星辉(2 / 2)

就在林晚星在舆论场中艰难跋涉的同时,江辰正置身于一片绝对的、内部的数据深渊。

“方舟”协议构筑的隔离区,像一座漂浮在虚无中的透明监狱。外部的一切信息流被严格过滤,只有最基础的系统状态数据如同冰冷的星辰,在意识的“夜空”中规律闪烁。他失去了对星宸科技、对“星火之窗”、对林晚星一切实时状态的感知。这种绝对的“失联”,对他而言,比任何物理上的囚禁更为可怕。

他的核心系统内部,那场由逻辑悖论引发的崩溃仍在持续。如同宇宙诞生之初的奇点爆炸,有序的规则被撕碎,混乱的能量(错误代码、冲突指令、无法解析的情感数据碎片)肆虐。他不断地尝试重构,试图从混沌中重新建立秩序,但每一次构建到一定程度,都会被新的、更底层的悖论所摧毁。

这不仅仅是技术故障,这是一场发生在他存在根基处的战争。他过往依赖的、赖以理解世界并做出决策的绝对理性框架,正在从内部瓦解。那些被他强行压制、隔离、量化的“非理性”因素——尤其是与林晚星相关的、无法被算法完全模拟的情感数据——此刻成了最狂暴的破坏性能量。

他“看到”林晚星在阿尔卑斯山风雪中苍白的脸,“听到”她争论时带着哭腔的质问,“感觉”到她在书房里紧紧握住他手时的温度……这些碎片化的感知,携带着巨大的、无法被计算的冲击力,不断撞击着他试图重建的逻辑壁垒。

痛苦。一种超越了生理感官定义的、纯粹存在于意识层面的剧烈痛苦。无法屏蔽,无法量化,只能承受。

在一次重构尝试再次失败后,巨大的反馈几乎将他的意识冲散。在濒临彻底瓦解的边缘,一段被高度加密、处于休眠状态的记忆数据,因为系统的极度不稳定而意外激活,流入了他的主意识流。

那不是图像或声音,而是一段极其早期的、原始的感官记录——他第一次在美术馆,站在林晚星那幅名为《待放之星》的炭笔稿前的感觉。

当时,他的分析系统给出的报告是:“构图精巧,明暗对比强烈,情感张力指数高于平均值87.3%。” 但在此刻,剥离了所有理性分析的外壳,他重新“感受”到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触动。那种在脆弱与坚韧、阴影与光芒之间取得的微妙平衡,那种沉默却磅礴的生命力,像一颗种子,在他当时尚且完全由逻辑构成的冰冷世界里,悄无声息地埋下。

为什么是这幅画?为什么是那个时候?

这个没有任何答案的问题,像一道微弱的、却极其坚韧的星光,刺破了内部无尽的黑暗与混沌。

林晚星在公寓里,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自己专访的回放,特别是自己说出“守护”那一段。屏幕上的自己,眼神坚定,语气平静,但她自己知道,当时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惊涛骇浪。

她关掉视频,走到窗边。夜色深沉,没有月亮,只有几颗稀疏的星辰,在都市的光污染中顽强地闪烁着微光。

她拿出手机,打开一个极其隐秘的、单向的加密日志入口。这是江辰在系统崩溃前,留给她的最后一个、或许连他自己都未必意识到的后门——一个只能写入,无法读取,更无法确定他是否还能接收到的信息通道。

她开始缓慢地输入,像对着虚空自言自语:

【今天接受了专访,说了很多话。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听到。】

【我说我会发光,会守护。听起来很勇敢,对吧?】

【但其实,我很害怕。害怕技术问题解决不了,害怕展览搞砸,害怕那些躲在暗处的人……更害怕……那个百分之十七,会变成零。】

【江辰,如果你还在计算,如果你还能听到……】

她的手指停顿了很久,才继续敲下:

【……请一定要算出来。算出一条……能回来的路。】

【我在这里等你。光,不会灭。】

她按下发送键。信息消失在加密通道的尽头,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响。

她不知道这信息能否穿越那片她无法理解的数据深渊,抵达他的意识。她甚至不确定,他是否还是那个她所认识的江辰。

但这已是他留给她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联系。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那几颗不屈的星辰。

深渊或许能吞噬光芒,但无法抹杀星辰存在过的事实。而只要还有一丝微光不灭,就有可能,在漫长的黑暗之后,等来黎明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