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予你星光万丈 > 第114章 宣言与孤光

第114章 宣言与孤光(2 / 2)

灯光暗下,绝对的黑暗笼罩了一切。随即,一束微光从头顶落下,如同宇宙初开的第一缕光线。紧接着,环绕的幕布上开始浮现出极其细微的、如同神经脉络般的数据流,它们缓慢流淌,汇聚,逐渐勾勒出一个模糊的、不断变化的轮廓——那是算法根据空间内唯一的生命体(林晚星自己)的初始生理数据,生成的“视觉情感指纹”的雏形。

她缓缓抬起手。随着她的动作,幕布上的数据流随之波动,色彩开始渗透,从冰冷的蓝白逐渐晕染开一丝暖黄,仿佛她的意志在为这个数字世界注入温度。她向前走了一步,脚下的压力传感器捕捉到她的移动,空间内的环绕音景随之变化,从空灵的低吟过渡到带有节奏感的、如同心跳般的脉动。

她开始尝试更复杂的互动。回忆喜悦,幕布上的色彩变得明快跳跃,光影流转如同庆典;沉浸悲伤,色彩瞬间沉郁下去,数据流变得粘稠缓慢,声音也带上了呜咽般的回响;当她集中精神,试图传达那种与江辰合作时达到的“共鸣”状态时,整个空间仿佛被注入了灵魂,视觉与听觉元素不再仅仅是响应,而是开始自主地、和谐地交织、演化,产生出新的、连她都未曾预料的美妙形态与和声。

二十分钟的演示结束,灯光重新亮起。

展厅里一片寂静。技术团队的成员们站在原地,脸上带着不同程度的震撼。他们参与了构建,却未曾亲眼目睹它完全启动时的模样。这不再是冰冷的技术演示,而是一场真正的、活着的、与灵魂共舞的艺术。

林晚星站在光芒中央,微微喘息,额角带着汗珠。她看着这个由她和江辰共同构想,如今由她独自艰难催生出的“共振域”,心中百感交集。它还不够完美,与江辰在场时可能达到的那种丝滑流畅、深不可测的智能相比,它显得有些生涩,有些地方的转换甚至能察觉到人为努力的痕迹。

但它活了。它真实地、有力地回应了她。它证明,即使没有江辰那近乎神迹的技术掌控,她所坚持的艺术内核,依然能够驱动这个复杂的造物,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预展当晚,受邀前来的嘉宾非富即贵,多是顶尖画廊主、收藏家、知名评论家以及少数重磅媒体人。索科洛夫穿梭在人群中,游刃有余地营造着期待感。

当展厅大门缓缓关闭,黑暗降临,演示开始。

林晚星没有亲自担任交互者,而是由一位受过培训的舞者进入场中。她站在控制台旁,通过监控和数据反馈,密切注视着“共振域”的运行状态。

舞者的肢体语言是另一种形式的“情感输入”。她的旋转、跳跃、静止,都被传感器捕捉,转化为数据流,注入算法核心。幕布上的视觉景象随之舞动,时而如风暴席卷,时而如繁花盛开,时而如星河崩毁,时而又如初生般宁静。

嘉宾们被这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所震撼。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他们的呼吸、他们的低语、他们无意识的移动,都作为环境数据的一部分,被系统微妙地捕捉,影响着“共振域”的演化。每个人仿佛都成了这个短暂存在的数字生命体的一部分。

演示结束,灯光亮起,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热烈的、持久的掌声。

索科洛夫走到林晚星身边,低声道:“你成功了,林。不,是你们成功了。这不仅仅是技术,这是……魔法。”

林晚星礼貌地笑了笑,没有回应。她的目光扫过人群,看到的是惊艳、赞叹、好奇,以及……无法避免的审视和算计。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共振域”和她本人,都将被置于更高倍数的放大镜下。

她没有等待媒体的围堵,将后续的交流交给了索科洛夫和文景,悄然从侧门离开了展厅。

回到临时住所,她打开电脑。网络上关于“共振域”独立预展的消息已经开始发酵。赞誉很多,但质疑声同样尖锐——“没有江辰的星宸科技,它还能走多远?”“华丽的技术外壳下,艺术内核是否足够坚实?”“这究竟是林晚星的作品,还是江辰作品的代工?”

她平静地关掉了页面。

她走到窗边,望着巴黎陌生的夜空。手中,是那份她早已准备好的、存有她个人艺术宣言的U盘。她还没有发出它。她在等待一个时机。

远处,城市的灯火如同浩瀚的星海。她不知道江辰此刻在哪个角落,与何种内在的恶魔搏斗。她只知道,她已亮起了自己的孤光,在这片无垠的、充满未知与敌意的夜色中。

这光芒或许微弱,或许摇曳,但它存在。并且,它会一直亮下去,直到……或许能照亮他归来的航路,或许能证明,即使独自一人,她也能在这片星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