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我喊饿,又对他的“秘密”表现得兴趣缺缺,江予安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和无奈。他操控轮椅转向厨房的方向,主动提议道:“我来准备。我给你煮我从云南带回来的小锅米线。”
说着,他便驱动轮椅滑向厨房。我这才注意到,厨房门口的地上放着两个略显沉重的大购物袋,里面鼓鼓囊囊的,显然是他刚带回来的“战利品”。
他弯下腰,从其中一个袋子里熟练地取出一盒包装精美的小锅米线,仔细地看着盒子背面的烹饪说明。煮米线本身并不费事,加水煮沸放入料包即可。
但问题在于,我们现在临时居住的他父母的房子,厨房并不是为他设计的。操作台的高度对于坐在轮椅上的他来说太高了,他需要费力地仰着头、伸长手臂才能勉强够到灶台和水池,翻炒或者端取滚烫的锅具时,更是显得笨拙且带着显而易见的危险。
我看着他有些艰难地试图将锅具放到灶台上,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
“还是我来吧。”我立刻起身,快步走到他身边,不由分说地接过了他手里的锅和米线盒子,“你告诉我怎么煮就行,或者就在旁边看着我煮。”
他动作顿了一下,没有坚持,默默地操控轮椅向后退开了一些,给我让出操作的空间,目光却一直跟随着我。他看着我将锅接满水,放在燃气灶上点燃火焰。
沉默了片刻,他低沉的声音在厨房里响起,带着一种对未来的笃定和期盼:“我们家装修快结束了,等我们搬回去,我就方便了。”
是啊,那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充分考虑了轮椅使用者的动线和高度的。那将是一个真正属于我们、也完全适合他的家。
我正往沸腾的水里放入米线,听到他的话,动作微微一顿,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他即使在为自己此刻的“不便”感到些许无力时,想到的也是我们即将拥有的、更美好的共同未来。
“嗯,”我轻轻应了一声,没有回头,但语气里带着和他一样的期待,“快了,到时候你想做什么都方便。”
水汽氤氲上升,带着米线特有的米香和料包的酸辣气息弥漫开来。我专注地搅拌着锅里的食物,他安静地在身后陪伴。这一刻,厨房里的烟火气,和他那句关于“家”的话,交织成一种平淡却无比真实的温暖。
热腾腾、酸辣开胃的小锅米线端上桌,我们一人一碗,相对而坐。浓郁的香气暂时驱散了之前关于身体和医院的沉重话题。
江予安吃了几口,状似无意地再次挑起话头,语气带着明显的引导:“云南那边风景真好啊,气候也舒服,这个季节不冷不热,特别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