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 > 第263集:护城河野餐的卤味香与少年们的“空白页”

第263集:护城河野餐的卤味香与少年们的“空白页”(1 / 1)

模考结束的第二天,天刚亮,老灶台的门板就被胡东东撞得“哐当”响。他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里面塞着油纸包的卤鸭、香煎豆腐,还有王师傅连夜烤的芝麻烧饼,油香从布缝里钻出来,引得灶台上的芦花鸡都“咯咯”叫。

“快点快点!”他举着个保温桶往炎耀手里塞,“我妈煮的绿豆汤,冰镇过的,野餐时喝最爽!”炎昭正往竹篮里装凉拌蕨根粉,闻言往他包里又塞了袋野山椒:“你那豆腐太淡,蘸这个吃才够劲。”

小宇背着书包最后一个出来,书包里没装书本,倒放着块干净的餐布,是福利院李奶奶用旧床单改的,蓝底白花,洗得发白却透着股清爽。“陈爷爷说护城河那边的柳树发芽了,”他把餐布往竹篮上一盖,“在树下铺着,能闻到柳花香。”

四个少年骑着自行车穿过胡同,帆布包在车后座颠得厉害,卤鸭的香味一路飘,引得晨练的张大爷在后面喊:“带点鸭翅回来!给我下酒!”胡东东回头喊:“吃光了!下次给您卤个大的!”

护城河的柳荫里,早有三三两两的人在野餐。他们选了块靠近水边的草地,小宇铺开蓝花餐布,炎耀把卤味一一摆开——卤鸭腿油亮得能照见人影,香煎豆腐两面金黄,蕨根粉裹着红油,芝麻烧饼冒着热气,冰镇绿豆汤的水汽在桶口凝成细珠,像串小水晶。

“先吃我的豆腐!”胡东东举着块豆腐往炎耀嘴里塞,被烫得直吸气,“王师傅说这叫‘外焦里嫩黄金甲’,比上次的进步多了!”炎耀咬了一口,豆腐芯嫩得像布丁,辣酱混着豆香在嘴里炸开,忍不住点头:“确实强,下次能给食客上了。”

炎昭撕开卤鸭腿,油汁顺着指尖往下滴,他赶紧往嘴里吮了吮:“老卤汤加了点陈皮,回口有点甜,你们尝尝。”小宇掰了半块烧饼,夹着鸭腿肉往嘴里送,饼的焦香混着肉的香,吃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比福利院的馒头夹咸菜香十倍。”

阳光透过柳叶筛下来,在餐布上洒下细碎的光斑。他们聊着暑假要做的新菜——胡东东想挑战“松鼠鳜鱼”,炎耀打算试做“荷叶糯米鸡”,炎昭说要熬“酸梅汤”,小宇则惦记着学做“红糖糍粑”。没人提考试分数,没人说升学压力,只有食物的香和少年的笑,在柳荫里荡来荡去。

有个放风筝的小男孩被香味勾过来,站在不远处直咽口水。胡东东往他手里塞了块鸭翅:“拿着吃,算你运气好,赶上咱老灶台的‘户外特供’。”小男孩举着鸭翅跑远了,风筝线在天上划出道亮线,像根扯不断的欢乐。

中午的日头暖起来时,餐布上的食物见了底,只剩点鸭骨和烧饼渣。四个少年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的云,云飘得很慢,像被卤香粘住了似的。

“其实我模考数学考砸了,”胡东东突然说,声音有点闷,“最后一道大题,明明平时会做,一紧张全忘了。”

炎昭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历史也错了好几道,把‘贞观之治’记成‘开元盛世’了。”

小宇望着水面:“我英语听力没听清,丢了五分。”

炎耀揪了根草茎叼在嘴里,草叶的涩混着残留的卤香,竟有种特别的味道。“错了就错了,”他望着天上的云,“就像咱熬卤汤,这次盐放多了,下次少放点,总有熬对的时候。”

胡东东突然坐起来,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笔记本,是他平时记菜谱的,最后几页还是空白。“来,”他把笔往炎耀手里塞,“咱在这儿写点啥,不算菜谱,不算错题,就写……写现在想做的事。”

炎耀在空白页上写下:“暑假教小宇做糯米鸡。”

炎昭接过去:“研究酸梅汤的新配方,加桂花。”

小宇写:“学会骑自行车,以后能帮着送外卖。”

胡东东抢过笔,歪歪扭扭地写:“超过炎耀哥,让食客说‘胡东东的菜最香’!”

四个人看着那页纸,突然都笑了。阳光落在字迹上,像给每个字镀了层金。

往回走时,自行车筐里的空饭盒叮当作响。路过菜市场,他们买了些新鲜的莲藕和排骨,打算晚上炖锅汤,给街坊们尝尝。胡东东哼着不成调的歌,声音里带着股轻快,好像模考的烦恼都被护城河的风吹走了。

老灶台的烟囱又开始冒烟时,张大爷举着鸟笼在门口等:“我的鸭翅呢?”胡东东往他手里塞了个刚卤好的:“特意给您留的,带筋的,越嚼越香。”

灶膛里的火“噼啪”响,映着四个少年忙碌的身影。或许考试的分数会被淡忘,或许菜谱会记混,但此刻护城河的柳香、卤鸭的油亮、空白页上的字迹,会像老卤汤一样,慢慢沉淀在记忆里,成了比分数更珍贵的东西。

明天一早,老灶台还会飘起新的香味,少年们的笔记本还会写下新的计划,日子就像这锅慢慢熬的汤,有对有错,有香有涩,却总有让人期待的、暖暖的下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