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柱走过去,把一摞作业本“啪”地放在他们面前:“先把作业写完,不然明天别想碰锅铲。”
俩娃的脸瞬间垮了,像被扎破的气球。
“爸,我们能不能先歇会儿?”炎昭揉着发酸的胳膊。
“歇啥歇?”王铁柱瞪了他一眼,“知道刚才那桌大学生为啥点你们的菜吗?他们说从菜里吃出来‘认真’的味儿——学习要是有这股认真劲,李老师能天天给我打电话?”
李秀莲端来两碗绿豆汤,笑着打圆场:“他爸说得对,做菜要认真,学习也一样。这样吧,你们每天写完作业,就能在后厨练一个小时,咋样?”
炎昭炎曜对视一眼,点头如捣蒜。炎昭突然指着窗外:“爸你看!有人在咱门口拍照呢!”
王铁柱探头一看,几个年轻人正举着手机对着“老灶台”的招牌拍,嘴里还说:“就是这儿!小厨神的店!” 他突然觉得有点不真实——开了半辈子饭店,没想过有一天,生意会因为俩八岁的娃火起来。
傍晚关店时,张大爷特意过来,塞给俩娃一本《小学生家常菜食谱》:“这是我孙女用过的,上面有彩图,学起来容易。” 他拍了拍王铁柱的肩膀,“老王,别太较真。孩子有天赋是好事,学习别落下就行,不一定非要按咱的想法走,对吧?”
王铁柱没说话,只是看着俩娃捧着食谱看得津津有味,炎昭在上面画了好多小圈圈,炎曜则在旁边写“要放半勺糖”。灶台上的锅铲还沾着点酱汁,夕阳照在上面,闪着暖融融的光。
或许,“正途”不一定只有一条。就像这饭店里的烟火气,有的来自爆炒的锅铲,有的来自翻书的沙沙声——只要俩娃眼里有光,手里有劲,不管是握笔还是握锅铲,总能炒出属于自己的香。
炎昭突然抬头问:“爸,明天我们学炒什么?”
王铁柱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突然笑了:“先把数学题做完再说——不然连‘今天赚了多少钱’都算不清,还当什么‘小厨神’?”
俩娃吐了吐舌头,赶紧翻开作业本。后厨里,锅碗瓢盆的余温还没散,夹杂着铅笔写字的沙沙声,像首特别的歌——有烟火气,有墨香味,还有俩孩子慢慢长大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