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铠甲勇士刑天之阿瑞斯罪罚录 > 第6章 沙芬塔篇-7-协同棱镜下的孤影试炼

第6章 沙芬塔篇-7-协同棱镜下的孤影试炼(2 / 2)

“我的位置可能也会被波及!”巴图焦急道,“破解还没完成!沙芬塔,你那边怎么样?”

沙芬塔手中的解码器发出一声轻微的“嘀”声,屏幕亮起,显示破解成功。存储器的内容被读取出来——正是关于“幽灵”的身份信息(一个伪装成普通技师的沃格人)以及交接时间和地点(位于前哨站外部的某个废弃货运码头,时间在两小时后)。

“目标信息已获取。”沙芬塔的声音依旧没有任何波澜,“巴图,放弃你的节点,向3号汇合点(一个靠近出口的能源中继站背后)移动。莉娜,报告守卫动向和你自身位置。”

“守卫…正在分散搜查附近区域!有一个人朝生活区东侧来了!我在…我在一个清洁工具柜里暂时躲避…”莉娜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恐惧。

“了解。保持隐蔽,评估经过你位置的守卫状态。巴图,动作快,注意避开扫描区域d-2和F-7,根据之前地图分析,那里有动态能量扫描激活迹象。”沙芬塔一边快速浏览着获取的信息,评估着其真实性(通过交叉比对存储器硬件序列号、信息编码习惯与已知数据库),一边冷静地发出指令。

他的指令清晰、简洁,基于之前观察到的所有环境细节和信息碎片。巴图虽然有些不爽被指挥,但情势紧急,还是依言行动,放弃了未完成的破解,小心翼翼地朝着汇合点潜行。

沙芬塔则将加密存储器的内容备份到自己的微型记录仪,然后将原存储器恢复原状,重新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物理警报(模仿之前发现的那个,但更粗糙),将其放回原处。这是为了制造一种“有人试图窃取但未能完全成功”的假象,可能混淆对方的判断。

做完这一切,他也开始向3号汇合点移动。他的路线选择极其刁钻,充分利用了地图上标注的以及他自己观察到的视觉盲区和监控死角。他甚至利用了一个短暂的守卫巡逻交叉空隙,从一个通风管道的检修口快速穿过,节省了大量时间。

当他到达汇合点时,巴图刚刚气喘吁吁地赶到,脸上带着后怕和一丝不甘。

“守卫动向?”沙芬塔直接问道。

“莉娜报告,经过她位置的守卫似乎被叫走了,可能是其他地方发现了更明显的异常。她现在正尝试向我们靠拢。”巴图喘着气回答,看了一眼沙芬塔,“你…你怎么对地图那么熟?那些扫描区域…”

“观察和记忆。”沙芬塔简单地回答,红色眼眸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几分钟后,莉娜也成功抵达,脸色苍白,但眼神恢复了镇定。“好险…他们好像在那个储藏室发现了别的违禁品,注意力被吸引了。”

“任务目标一已完成。”沙芬塔将获取的信息共享给两人查看,“目标二,威胁评估。根据观察:守卫反应速度中等,但巡逻路线存在固化模式,易于预测;监控系统覆盖存在至少七处盲区(他快速列出了坐标);能量扫描装置分布不均,某些关键节点(如主能源接口)附近反而薄弱;内部人员情绪普遍紧张,缺乏凝聚力,存在欺瞒现象,易于利用。总体威胁等级:中等偏低,但具备快速升级潜力。”

巴图和莉娜看着沙芬塔条理清晰、证据确凿的评估,一时无言。巴图之前还觉得沙芬塔的方法被动,但现在看来,这种全面的、基于细节的观察,在复杂环境下反而显得无比可靠。

“任务目标三,撤离。”沙芬塔看向出口方向,“根据当前守卫分布和监控盲区,建议路线:经由废弃管道K-9,迂回到达辅助出口A-4。该路线风险最低。”

这一次,巴图和莉娜都没有异议。

三人沿着沙芬塔规划的路线,小心翼翼地撤离。过程中,沙芬塔不断根据实时观察到的细微变化(如远处脚步声的远近、某个监控探头微微转动的角度)调整着前进的节奏和隐蔽点。他的存在,仿佛一个精准的导航仪和风险雷达,让原本可能危机四伏的撤离变得有惊无险。

当他们最终安全抵达模拟的“撤离点”,训练室的景象瞬间恢复原状,所有的环境模拟消失,再次变回那个空旷、冰冷的金属房间。

凯拉姆站在房间中央,看着三人。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沙芬塔身上。

“任务完成。核心信息获取成功,威胁评估全面,撤离过程未触发全面警报。”凯拉姆总结道,然后开始点评,“巴图,急于求成,忽略环境细节,在遭遇阻力时缺乏应变,过于依赖技术破解。莉娜,感知能力突出,但在压力下情绪稳定性需加强,且缺乏将感知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的能力。”

他停顿了一下,看向沙芬塔:“沙芬塔。观察力、信息整合能力、环境利用能力、以及在压力下的冷静判断,均表现优异。你制定的策略和撤离路线高效且安全。”

巴图忍不住开口:“可是…他的方式太慢了!如果不是我们吸引了部分注意力…”

“效率不是指单纯的速度,”凯拉姆打断他,声音严肃,“而是在保证任务成功和团队安全前提下的最优解。沙芬塔在前期观察中花费的时间,为后续的行动规避了更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才是真正的高效。”他再次看向沙芬塔,“但是,沙芬塔,你的协同性依旧存在问题。你更像是一个精准的单兵单元在带领队伍,而非真正融入团队。你发出了指令,但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情感协调来凝聚团队。在更复杂、信任度要求更高的任务中,这可能会成为隐患。”

沙芬塔沉默地听着。他明白凯拉姆的意思。他看到了巴图的急躁和莉娜的恐惧,但他只是将这些视为需要管理和利用的变量,而非需要理解和安抚的情绪。对于他而言,协同更像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算法,而不是情感的共鸣与责任的共担。

“评估结束。”凯拉姆最后说道,“数据已记录。回去后,各自复盘。明天,进行第三阶段——高压力、高欺骗环境下的独立判断与忠诚度测试。”

三人离开训练室。巴图看了沙芬塔一眼,眼神复杂,这次少了些轻蔑,多了些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莉娜则对沙芬塔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带着感激的微笑,轻声道:“谢谢…你的指挥。”

沙芬塔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回应。他独自走在回廊上,冰冷的灯光将他孤独的影子拉得很长。凯拉姆的评价在他脑海中回响。协同…情感协调…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戴着金属手套的手。观察和分析是他与生俱来的本能,如同呼吸。但要如何去“理解”和“协调”那些在他看来如同噪声一般的情绪?

他回到隔间,关上门。没有立刻去复盘任务数据,而是罕见地站在那里,V形头盔下的红色眼眸,第一次显得有些…空洞。他尝试回想巴图急躁时的微表情,莉娜恐惧时的能量波动…这些信息他都能精准记录,但它们背后所代表的、驱动个体行为的深层情感逻辑,对他而言,依旧是一片难以完全解析的迷雾。

他知道,接下来的“忠诚度测试”,恐怕不仅仅是测试他对组织的忠诚,更是要测试他这种过于理性的思维模式,在面临情感和道德困境时,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他这块“试金石”,即将被投入更加灼热、更加考验本质的火焰中。而这一次,他无法再仅仅依靠观察和计算。指关节无意识地在头盔上敲击着,“叩、叩”的声音在寂静的隔间里回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