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 > 第126章 你查的是粮,我查的是心

第126章 你查的是粮,我查的是心(2 / 2)

“明日……派人盯着官道。”

部下应诺退下。

他独自坐于帐中,望着案上那株存活的稻苗——它竟在无水无土的玉盒中,又抽出一线嫩芽。

指节缓缓收紧。

是在查心。

而在晨雾弥漫的山后坊,沈清禾站在田埂之上,望向远方官道。

她身后,柳芽儿正指挥众人准备坛器,黄狸蹲在墙头,尾巴轻甩。

风拂过稻田,新绿连绵如海。

她忽而开口,声音轻却坚定:

“明日,我要让整个大虞都知道——什么叫,死不了的米。”次日清晨,山后坊的雾还未散尽,一队农夫已整装列阵于坊门前。

他们身着粗布短打,肩披新染的靛蓝布巾,三人一组,抬着一只青陶大坛,坛口封泥上盖着共耕会火漆印,四周缠绕显影桑皮纸——薄如蝉翼,遇损即显“伪”字,乃沈清禾昨夜亲授匠人所制。

锣声三响,柳芽儿立于高台,朗声宣读《光明契》条款:“凡入共耕者,账目公开,粮种同源,三成归仓,七成自留。若有欺瞒,天地共弃!”每念一句,百名农夫齐声应和,声浪如潮,惊起林中宿鸟无数。

消息早已随风北上。

沈清禾要献“不死米”入京,以证民间无妖、人心有道。

此言一出,四方震动。

朝廷尚未回应,流言却已沸反盈天——有人说那米是借阴魂养命,有人说她是妖女转世,更有甚者称她私通前朝余孽,欲以粮乱国。

但真正令人不安的,是百姓的态度。

官道两旁,原本荒芜的田埂竟挤满了人。

老者拄杖而立,妇人怀抱着婴孩跪地焚香,口中喃喃:“谷母赐生,活命之恩。”有人捧出土碗接露水,说是想沾一点“不死米”的气运;还有孩童追着队伍跑出十里,只为看一眼坛中是否真有青苗破土。

这一切,都落在山崖阴影中的白刹眼中。

他伏在嶙峋石后,手指紧扣刀柄,目光死死盯着那缓缓前行的米坛。

身后十余名影卫屏息凝神,只待一声令下,便可雷霆出击。

可他迟迟未动。

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那坛米由三位德高望重的农会长共同护送,皆是乡里耆老,平日受人敬重。

若在此地动手,杀的不只是任务目标,更是民心所向之人。

更棘手的是,沿途每一里设一登记簿,百姓签名作证,连地方里正都被请来监行。

一旦发生劫掠,百人联名状顷刻便可递至京畿。

而最令他心头震颤的,是那些跪拜的身影。

他们不为权贵低头,却肯为一坛米俯首。这不是恐惧,是信仰。

青隼站在他侧后方,望着山下那一片低垂的额头,忽然低声开口:“我们奉旨行事,为何……像在作恶?”

白刹猛然侧目,眼中寒光乍现。

可对上青年清澈的目光,那抹杀意竟滞了一瞬。

“闭嘴。”他冷声道,“你父死于饥荒,你不恨这世道?”

青隼摇头,声音轻却坚定:“我父饿死前,最后一句话是‘若有人肯分一口真粮,我不至于啃泥’。今日这些人——他们给的,正是我父亲一生都没见过的真粮。”

风掠过山脊,吹乱了两人衣袍。

白刹未再言语。他知道,有些东西正在崩塌,不是命令能堵住的。

当夜,营地死寂。

青隼未归。

白刹亲自搜其帐,只见床铺整洁,兵刃尽去,唯留一枚染血的影卫腰牌压在枕下,旁附一张素笺,墨迹未干:

“我父饿死于官仓前,若今日杀此等人,九泉之下,他必唾我面。”

指节捏得发白,他却终未下令追杀。

同一时刻,医馆内烛火微摇。

红袖跪在堂前,双手呈上一本暗格密信簿,泪流满面:“我原是奉命而来,监视你们的一举一动……可这些日子,我娘的咳症好了,村东李婆的浮肿消了,连隔壁瞎眼的老张头都说,喝了这防瘟汤,梦里见到了稻花……”她哽咽难言,“我……我不想再骗了。”

沈清禾静静翻阅簿册,良久,抬眸:“你还想走吗?”

红袖摇头,目光坚定:“我想学配净谷粉,想让更多人不再因劣粮丧命。”

“好。”沈清禾起身,从柜中取出一枚铜契,刻上“医十三”三字,“从今起,你是共耕会第十三位医契执掌。”

窗外,黄狸忽地竖耳轻鸣。

雨丝悄然落下,北方山道泥泞蜿蜒,一骑孤影冒雨南返,马鞍旁挂着半袋发芽的米,穗尖泛着微不可察的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