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秤杆翘起千斤担(2 / 2)

陆时砚站在沈清禾的书房里,看着墙上那张巨大的地图。

地图上,以枫林为中心,一个个红色的标记被不断点亮,连成一片璀璨的星图。

他看着沈清禾专注的侧脸,轻声说道:“你已经在无形之中,建起了一座没有城墙的城。”

元宵佳节,枫林举行了盛大的灯会。

高台之上,年轻的铁匠铁穗代表着新生的一代,手持火把,面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用尽全身力气,朗声宣读着那份由众人共同拟定的《共耕盟约》:“凡入盟者,不分男女老幼、匠籍商徒,皆以劳绩计工,以信义立身!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话音刚落,百盏孔明灯同时被点燃,带着人们的期盼与名字,冉冉升空。

灯面上,写着一个个鲜活的名字——有守寡多年的张大娘,有失去双亲的孤儿,还有一个在战场上断了腿、被遗忘多年的跛脚老兵。

沈清禾站在人群中央,仰望着那片温暖的光海。

她手中那枚自得到后便一直温养的青铜小印,此刻竟微微发烫。

刹那间,她的识海轰然一震,那代表着民众信任与凝聚力的【信力共鸣】数值,在一瞬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临界点。

天地似有感应。

一股无形的、温暖的力量以她为中心,瞬间扩散开去。

方圆十里,所有沉睡在冰雪之下的越冬麦田,同时泛起一层淡淡的、肉眼可见的金色光晕。

积雪之下,翠绿的嫩芽仿佛得到了某种催促,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破土而出,舒展着充满生机的叶片。

这违反常理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短暂的死寂之后,不知是谁第一个跪倒在地,泣声高呼:“神迹!这是神迹啊!”

呼喊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成千上万的民众跪伏在地,对着那片金色的麦田,对着人群中的沈清禾,虔诚地叩拜。

当夜,喧嚣散尽,沈清禾独坐院中,仰望着满天繁星。

陆时砚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递到她手中,低声说道:“从茅屋里的弃妇,到如今万民敬仰的‘神迹’,你已不再是过去的你了。”

她接过姜汤,暖意从指尖传入心底,微笑着摇了摇头,将那枚青铜小印轻轻放在掌心:“我不是要当神,我只是想让每一个弯腰种地的人,将来都能挺直腰杆,不再饿着肚子说话。”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而苍凉的号角声划破夜空,从遥远的北方传来。

那是军号,却充满了败亡与绝望的气息。

北境防线……溃了。

溃兵如蝗虫般南逃,沿途烧杀劫掠,离枫林已不足六十里。

沈清禾缓缓起身,眼中最后一点温情被钢铁般的坚毅所取代,声音冰冷如铁:“该我们亮剑了。”

院外,沉寂了片刻的铁匠铺炉火再次熊熊燃起。

老夯赤着上身,抡起大锤,狠狠砸向一块新铸的拒马尖头。

火星四溅,在那深沉的夜幕下,宛如一片倒垂的璀璨星河。

整个枫林,这部刚刚完成序章的史诗,骤然转入了金戈铁马的篇章。

所有人的心都拧成了一股绳,日夜赶制守城器械,操练民兵,准备迎接一场血与火的考验。

然而,就在这股同仇敌忾的气氛达到顶峰之时,溃兵逼近的消息尚未带来第一声喊杀,另一场无声的风暴,却已悄然席卷了枫林的根基。

负责统筹物资的朱小乙在核对市行账目时,第一次发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出入,那数字如此之小,以至于他起初以为只是自己算错了。

可当他反复核算三遍之后,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后背。

那不是计算的失误,而是一个隐藏在庞大体系之下的微小孔洞,如同一滴悄然滴入清泉的墨汁,正无声无息地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