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 > 第46章 一锅粥,煮出个活菩萨

第46章 一锅粥,煮出个活菩萨(2 / 2)

“还不够。”她轻叹,“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路上。”

风自南方而来,带着泥土与灰烬的气息。

而在更远的官道尽头,一道尘烟悄然升起,如蛇蜿蜒,无声逼近。

天边刚泛出鱼肚白,枫林渡的雾气还未散尽,马蹄声已如雷滚过村口青石板路。

尘烟扬起,十余辆空车辘辘而行,车轴吱呀作响,像是饿极的野兽在低吼。

为首的骑者身着靛青官袍,腰佩铜牌,正是府城粮务司协办周文昭。

他眉目阴鸷,目光如刀,直直劈向河岸那片灯火未熄的粥棚。

“好一个‘劳有所得’。”他冷笑一声,勒马停驻,“区区弃妇,竟敢立规设令,聚众煮粥——她当自己是官?”

随从抬手一指:“大人,那便是沈氏。”

人群分开,沈清禾缓步而来。

她衣衫朴素,发髻用一根木簪挽住,脸上无惊无惧,唯有眼底沉静如深潭。

晨风吹动她的裙角,却吹不动她半分神色。

“周大人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她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周文昭扬了扬手中黄绢诏令,字句铿锵:“奉知府张廷岳之命,征调民间余粮,统筹备荒,济民于难!你这共耕庄日夜熬粥,烟火不绝,米从何来?莫非私藏官粮、囤积居奇?”

话音落,流民骚动,有人低声啜泣,生怕这最后一口活命饭也被夺走。

沈清禾只微微垂眸,仿佛在计算风向与雨量般冷静。

“仓中存米仅够自用三十日,皆有账册为证。”她说得平缓,却字字落地有声,“若大人不信,我愿开仓查验。”

陆时砚悄然上前,递上一本薄册,封面墨书《共耕庄春储明细》。

纸页泛黄,边角磨损,似经久翻阅。

周文昭接过一翻,眉头微动——数字寥寥,稻谷不足二百石,杂粮零星可数,连养活庄内老少都显拮据,遑论赈济百人?

他嘴角勾起一抹得意弧度。

果真不过是个借灶火装善的穷妇,虚张声势罢了。

“既如此,”他合上册子,语气陡然强硬,“朝廷征用十车粮食,以应燃眉之急。你若识相,速速装运。”

沈清禾不辩解,也不阻拦,只轻轻点头:“王篾匠,带人去后仓取粮。”

王篾匠应声而去,不多时,数十麻袋被扛出,沉甸甸堆上车板。

周文昭满意地拍了拍其中一袋:“这才是良民本分。”

但他未曾察觉,那些袋子底部垫着厚实稻壳,上层才铺几寸糙米;更不知,真正的存粮早已通过密道转入地下仓储,由灵泉滋养,静待春生。

夜深,万籁俱寂。

沈清禾独自立于空间深处的灵泉池畔。

泉水幽蓝如镜,倒映着她清瘦面容。

她指尖轻触水面,涟漪荡开刹那,水底忽现赤纹,如血脉苏醒。

几颗晶莹露珠缓缓浮起,剔透如泪,散发着微不可察的生机气息。

【善举值+50,触发【灵泉润生】:每夜可凝‘续命露’半滴,可解轻症饥损】

她默然取出玉瓶,将一滴露水溶入粗陶碗中,递给蜷缩在药角的重伤老者。

不到半个时辰,那人原本灰败的脸色竟泛出一丝血色,喉头微动,睁开了浑浊双眼。

远处,粥棚灯火依旧。

小豆子抱着空碗飞奔而来,满脸惊奇:“阿禾姐!东头李婆说,喝了这粥,夜里梦里见了菩萨,披白衣,提灯引路……她说这是菩萨施的饭!”

沈清禾望着漫天星火下那一排排低矮棚屋,听着婴儿啼哭渐歇、老人咳嗽转缓,终是轻轻叹了口气。

“我不是菩萨。”她低语,声音散入风里,“我只是不愿再看见孩子死在路上。”

识海之中,那枚古朴铜印微微震颤,仿佛回应她的执念,又似天地规则因这一念善行,悄然松动了一丝缝隙。

而在府城方向,周文昭策马疾驰,十辆满载“余粮”的车队紧随其后,扬起长烟如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