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又见谣言(2 / 2)

“等等!”怀清手中的白瓷茶盏猛地一顿,温热的茶水溅在素色锦袖上,她却浑然未觉,只攥着春音的手追问,“这话是谁传的?父亲和大哥知道吗?”

“国公爷昨儿听管家回禀后,只说‘清者自清’,让咱们别被闲话分了心神。”春音压低声音,眼眶泛红,“至于大爷……他在户部盯着粮草调动,连着四日没回府了,怕是还没听说这些浑话。”

怀清沉默着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父亲的“清者自清”,是历经风浪后的沉稳,可她比谁都清楚,流言这东西最是可怕——它能混淆黑白,能挑动人心,若传到大哥耳中,让他分了神耽误粮草运输,那才是真的因小失大。

她抬眼望向窗外,庭院里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像极了那些藏在暗处的窃窃私语,搅得人心烦意乱。

可怀清还没来得及想对策,朝堂上的惊雷便炸了响。

一道弹劾奏疏递到惠安帝面前,直指怀清与齐国公府图谋不轨,欲行谋逆之事,罗列的“罪证”桩桩扎心:

其一,称齐国公府与贤王、安王、楚王早有过节,如今三位王爷接连失势下台,都是国公府暗中布局的结果;

其二,将矛头对准戚家军,暗指这支军队早已唯齐国公府马首是瞻,成了“私家武装”;

其三,更是搬出“功高震主”的由头——说怀清素来体恤百姓,为农人奔走减免赋税,为学子修缮书馆,为工匠改良技艺,民间声望早已盖过皇室,这便是“谋逆的资本”。

惠安帝本就对戚家军心存忌惮——这支军队战力强悍,常年由齐国公府之人统领,早已成了他心中的“隐忧”。

如今听闻这些“罪证”,疑心更重。他虽未全然相信“谋逆”之说,却也容不得这般势力威胁皇权。

最终,一道圣旨下达:将齐国公府上下及镇北将军暂时禁足府中,虽未定罪抄家、流放贬谪,却断了他们与外界的大部分联系。

惠安帝这步棋,是权衡再三的结果。他心里清楚,此时动齐国公府,有三重后果万万不能承受:

一是怀清在百姓心中根基太深,贸然定罪怕是会引发民怨反噬,动摇天下民心;

二是齐禹领军在外抵抗北狄,若听闻家族被冤,戚家军极可能哗变,到时候边防便会彻底崩溃;

三是朝局本就因几位王爷失势而暗流涌动,若再大兴牢狱,极易引发内乱,让虎视眈眈的北狄、西戎有机可乘。

正是这三重顾虑,给了齐国公府一线喘息之机。

而禁足令刚下,京中百姓便率先躁动起来——那些受过怀清恩惠的农人、学子、工匠,自发聚在宫门之外,手里捧着写满字迹的请命信,高声呼喊“明善县主爱民如子,齐国公府忠君报国,断无谋逆之理”,请愿的声音此起彼伏,连宫墙内都能听得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