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两情相悦(2 / 2)

“明善县主?”

众人皆是一愣,看向赵王的眼神里带着几分不解——平阳郡主与明善县主?这二人一个是宗室贵女,一个是朝臣之妹,两个女子,何来“定亲”之说?

“啊?”怀清也被惊得差点打翻茶盏,难以置信地看着赵王。

她可不是故乡的百合花啊!

赵王被这满殿疑惑的目光看得脸一红,方才情急之下指错了人,此刻忙干咳一声,强自镇定地纠正:“诸位误会了!本王指的不是明善县主本人,是她二哥夏怀谦!”

满殿的目光瞬间从怀清身上移开,齐刷刷投向殿侧那处空位。

夏怀谦今日轮值禁军,并未入殿赴宴,可这名字一出,连惠安帝都挑了挑眉——夏怀谦是军中新锐,与平阳郡主确有几面之缘,却从未听闻有婚约。

怀清怔在原地,耳边嗡嗡作响。

她二哥?

平阳郡主?

这桩从未听说的“亲事”,竟成了赵王阻拦和亲的挡箭牌?

她下意识看向平阳郡主,对方也正望着她,眼底满是茫然,显然也是头一回听闻。

赵王却似笃定得很,对着惠安帝朗声道:“皇兄有所不知,夏怀谦与平阳两情相悦,只待夏怀谦立下军功,便奏请圣上赐婚。秦如霜此刻举荐平阳和亲,岂不是要棒打鸳鸯,寒了忠臣之心?”

这话说的,怀清都差不多信了。

怀清心头雪亮,却只觉得荒谬——赵王为了护着自家侄女,竟把她二哥也拽进了这浑水,连个招呼都不打。

她悄悄抬眼,见惠安帝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忙低下头去,指尖冰凉——这事若应了,二哥便是抗旨不从的风险;若不应,平阳郡主终究难逃和亲的命。

而她这个夹在中间的“妹妹”,连替二哥说句“不知情”的底气都没有。

秦如霜却似早有准备,从容道:“赵王说笑了。臣女只知平阳郡主尚未纳征,何来定亲之说?夏怀谦英武,平阳郡主巾帼不让须眉,本是良配,可和亲之事关乎两国安危,若能以一人之嫁换边境安宁,便是天大的功德。”

她话锋一转,看向惠安帝:“臣女愿以十万白银为聘,助夏怀谦另择佳偶,只求圣上成全平阳郡主为国分忧。”

怀清猛地站起身,裙裾扫过案几带起一阵轻响,她避开众人探究的目光,径直走到殿中,对着龙椅盈盈一拜,声音清亮却不失沉稳:

“圣上,臣女有一言,或可解此困局。”

惠安帝抬了抬眼:“哦?明善县主但说无妨。”

“寒霜县主举荐平阳郡主,是为两国邦交;赵王殿下护着郡主,是念及骨肉亲情,二者皆有道理。”怀清先稳住两边,话锋却转向核心,“只是‘婚约’一事,臣女身为胞妹,敢以项上人头担保——从未听闻二哥与平阳郡主有私相授受之约,赵王殿下口中的两情相悦,怕是误传了。”

她顿了顿,迎着赵王骤然变冷的目光,继续道:“但若圣上与北狄皆属意宗室之女和亲,臣女倒有个折中之法:平阳郡主既无婚约,自可听凭圣上裁决;只是和亲非小事,需得当事人心甘情愿方能长久。不如请圣上恩准,召我二哥与平阳郡主当庭对质——若二人确有情意,便请圣上赐婚,另择宗室女和亲;若无情意,平阳郡主再定去留不迟。”

这话既撇清了莫须有的婚约,又给了双方台阶:赵王若真为郡主着想,自会盼着对质时郡主说“无情意”;秦如霜的举荐也不至于落空,只待对质后再议;最要紧的是,把皮球踢给了“当事人自愿”,既符合帝王对“名正言顺”的讲究,又暗合了方才秦如霜“顺心意”的说法。

怀清垂着眼,指尖却微微发颤——她赌的是二哥从未对平阳动过心思,更赌平阳郡主自己不愿远嫁北狄。

若真能借这场对质让郡主亲口拒了和亲,才算真的解了围。

她顿了顿,补上一句,声音掷地有声:“至于寒霜县主的十万两添妆,臣女斗胆以为,不该用在‘换’和亲之人上。若圣上应允,这笔银子不如充作军饷,既显我大明诚意,也让各方属国看看,我朝护境安民的决心,从不是靠女子和亲换来的。”

一番话既拆穿了假婚约,又给了赵王和秦如霜台阶,更隐隐捧了惠安帝重视边防的心。

惠安帝看着她,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沉吟:“倒也算个法子。来人,去传夏怀谦进殿。”

怀清垂着眼,指尖却微微发颤——她把二哥摘了出来,也给了平阳郡主喘息的余地,只是接下来如何,就得看帝王的权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