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暖煦,透着窗棂洒落在厅堂。大哥和二哥的家书,在这时一道被送到了于氏手中。
于氏急忙展开,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字里行间皆是孩子们在外的近况。
他们提及生活的点滴、遇到的趣事,更满是对家人深深的牵挂。怀清读者,于氏听着,原本紧蹙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眼中的忧虑也被欣慰取代,那些积压在心底的愁绪,随着信件上的每一个字,慢慢消散。
次日清晨,晨光微熹,于氏夫妇包袱款款带着怀淑去了于家庄。
另一边,怀清精心书写了拜访的帖子,前往县衙。
踏入阮府,她举止端庄,见到阮夫人后,优雅地欠身请安,礼数周到,尽显大家闺秀风范。阮夫人微笑着点头回应,眼中满是对怀清的赞赏。
请安过后,就被芳宁拉着去了她的闺房。
“我们年后就要走了!”说完,她的嘴角微微下垂,眼神里满是失落与不舍,轻轻叹了口气。
怀清轻拍芳宁的手:“如今往来便利,这分别只是短暂的。你要是想我了,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回来相聚。”
芳宁听了,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抬手轻轻戳了戳怀清的肩膀,佯装嗔怪道:“就你会哄我,和你在一起,想一直愁眉苦脸都难!”
两人相视而笑,闺房里顿时充满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两人笑闹了好一会儿,怀清才拉着芳宁,神神秘秘地背过身,一只手缓缓探入怀中。只见她指尖夹着一封信,转过身时,眼睛里闪烁着促狭的光芒,故意卖关子道:“你猜猜,这是谁的信?”
顿了顿,她忍不住嘴角上扬,提高声调,“是大哥的信哦!”
刹那间,芳宁的俏脸“咻”地一下红透了,恰似春日枝头盛开的桃花。
她又惊又喜,眼中满是羞涩与期待,二话不说,伸手便将信封抢了过去。
紧接着,她像只受惊的小鹿,急忙转身,背对着怀清,迫不及待地展开信纸读起来。
看着芳宁娇羞的模样,怀清玩性大发,故意压低声音,模仿着大哥的语气,字正腔圆又带着几分深情地念道:“宁宁,我想你,你可有想我!”
这一下,可把芳宁羞坏了。
她满脸通红,像熟透了的番茄,猛地转身,朝怀清扑了过去,伸出双手,慌乱地捂住怀清的嘴巴,结结巴巴地说道:“夏、夏大哥,才不会这样说呢!”
在她心里,夏大哥向来稳重内敛,这般直白热烈的话语,实在难以想象是他能说出口的。怀清说的这些话,实在是太羞人了,让她一颗心怦怦直跳,都快从嗓子眼蹦出来了 。
怀清看着芳宁这副模样,再也憋不住,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情窦初开的小姑娘,真是太好哄骗了,仅仅一句简单的“喜欢”,就能让她满脸通红,娇羞动人的模样宛如春日里最娇艳的花朵 。
好不容易止住笑,怀清眨了眨眼睛,一脸狡黠地问道:“夏大哥不会说这样的话,那他送你的礼物,你要不要呀?”说着,她像变戏法似的,从宽大的袖袋里掏出一样东西。
芳宁好奇地定睛一看,竟然是一枚圆形的玉佩。玉佩莹润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玉,自古便象征着吉祥、美好与高贵。男子送女子玉佩,寓意着对女子的珍视,期盼她平安顺遂、美丽动人。
看来,自家大哥也不是那种不解风情的愣头青嘛,关键时候,还挺会讨女孩子欢心的。
阮芳宁盯着玉佩,眼神里满是惊喜与感动。她趁怀清不注意,一把夺过玉佩,捧在手心,仔仔细细地端详起来。只见她嘴角微微上扬,怎么也压不下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