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软磨硬泡(1 / 2)

商场仿若战场,抄袭、恶意降价这类不正当竞争手段,自古便有,屡见不鲜。

就拿临元县来说,不少布店和绸缎庄眼见金缕衣的布偶生意火爆,心生妒意,纷纷效仿售卖。

只是,那些跟风者制作出的布偶,乍一看模样还行,可因缺乏故事性,根本无法对金缕衣的布偶生意构成威胁,金缕衣的布偶依旧十分畅销。

金缕衣的服饰更是如此,每推出新款不久,大街上便能瞧见仿品。然而,仿品终究是仿品,做工精致程度远不及正品。

但这些不过是小打小闹。

醉红妆独特的经营模式,是怀清等人费尽心思琢磨出的创意,如果被跟风者肆意抢占市场,怀清心里总是不甘。

回到住处后,怀清立刻着手撰写计划书,将其夹在阮家的家书里,寄给童锦清,委托她全权处理相关事宜。

怀清心里十分清楚,做生意最讲究抢占先机,一旦错失时机,再想扭转局势,简直难如登天。

经营模式虽能被复制,但其精髓他人却难以学走。金缕衣有着独特优势,跟风者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赶上。

在怀淑的带领下,金缕衣的绣坊始终专注于钻研创新,不仅致力于研究新样式,还不断改进绣技,尝试使用新的布料。

在秋冬发布会上,怀清将宋明时期的服饰元素融入设计之中,使得产品独具特色。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新绣技——双面绣的运用,以及大胆艳丽的用色,这在秋冬季的服饰中极为罕见。

大明现有的布料在染色方面存在一个显着缺陷,经过多次洗涤后,颜色便会变淡,高温熨烫也会导致褪色。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或许对此并不在意,毕竟他们无力追求衣物的持久色泽;顶层的皇孙贵族,一天换几套衣服,穿过即扔,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但对于中产阶级的百官富商来说,他们对色彩持久的布料十分渴求。

为此,怀清查阅了大量资料,采用明矾染色、石灰固色、盐增加亮度等方法,经过无数次的琢磨、改良与实验,终于成功解决问题,确保绣坊产出的每一匹布料都色彩鲜亮且持久。

怀淑的玩偶生意同样不断推陈出新。除了为每只布偶精心设计小衣服,还为其赋予丰富的故事性,同时,周边产品如包包、首饰等也都配套设计,一应俱全。

花想容也没闲着,推出了全新配方。除经典的精油、水乳外,怀清还成功研制出香水、香皂。

她们在滇南地区购置了两个大型花圃,进一步扩大规模,以保证原料的充足供应,这是其他商家短期内难以企及的优势。

再加上空间灵泉这一 “秘密武器” 的助力,产品品质更是出类拔萃。

秦姨母从箱笼中翻找出许多设计图纸,融入新元素后推陈出新,怀清也积极提供诸多灵感。

尤其是马云禄,手艺精湛,只要设计图有了,他就能完美打造出来,有时还能给出宝贵意见。

不过,仅青州的订单就已让马云禄一人应接不暇,要是再加上京城的订单,他更是难以负荷。

因此,怀清在计划书里,让童锦清在京城就近招募人才,不仅包括金银首饰工匠,还有丫鬟、掌柜、账房等。至于小丫鬟的培训,她们打算从青州调一半人手过去。

“娘,您就把平姐姐借给我吧!”童锦清拿到信件,逐字逐句研读之后,火急火燎地赶到童二夫人的院子。

一进院子,她便开启了软磨硬泡模式,缠着童二夫人,非要她把管理嫁妆铺子的平如意借给自己。

这平如意,那可是童二夫人在外头生意场上的得力助手,堪称一把手。

童锦清说是借,可谁都明白,这一借,最后大概率就成她的了。

童二夫人对她这撒娇讨好的模样不为所动,悠然自得地端起茶杯,细细品着茶,仿佛童锦清的话就像耳边风。

童锦清见软的不行,索性“扑通”一声跪倒在童二夫人脚边,一脸严肃,信誓旦旦地说道:“娘,我向您保证,绝对有借有还。而且,我出嫁之前,肯定认认真真学规矩,一点都不偷懒!”

童二夫人王氏听到这话,不禁微微侧目,眼中闪过一丝意外,显然没想到童锦清会说出这番话。

童锦清瞧准时机,顺着这股劲儿就往上爬。

她一下子扑倒在童二夫人腿上,小手轻轻给她捶起腿来,嘴里还念叨着:“您不是一直想让我学着管理铺子、看账本嘛,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您也知道醉红妆在青州有多火爆,芳宁信里写的内容,您肯定也看了。要是咱们不赶紧行动起来,被别人抢占了先机,到时候可就追悔莫及啦!”

童二夫人心里暗自好笑,这丫头,还真会给自己找理由!

“你当真有借有还?”童二夫人故意问道。

“如假包换!我要是骗您,就让我……”童锦清急得连忙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