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细数家珍(1 / 2)

夜幕缓缓降临,暮色笼罩大地,夏兴南父子才从县衙返回家中。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温馨的氛围里,话题自然而然地就聊到了白日里接圣旨的事儿。

这圣旨意义非凡,需得选个良辰吉日,送往族里的祠堂供奉起来。到时候,他们正好趁此机会回望江村住上几日。

至于圣上赏赐的财物,一家人决定依照于氏之前的主意来安排。

那千两白银,赠予族里用于修缮祠堂,以表对祖先的敬重与传承;千亩良田,则由自家耕种,这不仅是圣上的恩赐,也是家族的一份产业根基;而那些璀璨夺目、价值连城的珠宝,以及精美华贵、纹理细腻的布匹,则留着给怀清姐妹俩做嫁妆。毕竟这些都是御赐之物,用来做嫁妆,足以彰显家族对姐妹俩的珍视与疼爱。

然而,怀清对嫁妆之事并不十分在意,她心心念念的,全是那千亩良田。

“大哥,你说那千亩良田究竟在何处啊?”怀清满脸疑惑,眼里满是探寻,甚至怀疑自己白日里听错了。

“在京城,毗邻皇庄。阮大人说,那原是大长公主的庄子栖梧坞。大长公主一生无儿无女,仙逝之后,庄子便一直空着。圣上念及大长公主在他年幼时的悉心扶持、关爱备至,每次前往皇庄,都会特意过去看看,寄托思念。即便大皇子等人多次厚着脸皮讨要,圣上也从未应允。”

当今圣上虽是嫡子继位,可当年的夺嫡之争也是惊心动魄、波谲云诡,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大长公主在那段艰难岁月里,给了圣上极大的助力,这份恩情,圣上一直铭记于心,感恩戴德。

只是,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这庄子却被圣上当作赏赐赏给了他们。此事一出,就连随行的众多官员都觉得匪夷所思,暗自揣测其中缘由。

怀清对这庄子曾经的主人是谁并不关心,不过这话不能直白地说出口。毕竟,嫌弃御赐之物可是杀头的大罪,稍有不慎,便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只是这庄子远在京城,实在是鞭长莫及,难以顾及。“太远了。”怀清轻轻皱着眉头,喃喃自语。

众人一时语塞,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应她的话。

“要不,先派人去接管,其他的等实地看过之后再做打算。”怀谨思索片刻,提议道,“不过这人手安排,大妹你可得多费点心。”

提到安排人手,怀清便将此次青州之行的经历,一五一十、毫无保留地告知了家人。

“啥?你买了多少个庄子?”夏兴南只觉一阵眩晕,心脏猛地一缩,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脸上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

“这次购置了两个庄子,加上之前的,咱们在青州有一座院子、三个田庄、一家铺子。哦,铺子算两家,姜大人把永芳阁送给我了。此外,京城还有明家赠送的庄子和钱家送的铺子,再加上圣上御赐的庄子,咱家这产业摊子一下子铺得太大了,人手确实远远不够。”

怀清自顾自地掰着手指,细细地数着家中田产。

夏兴南惊得瞪大了眼睛,呆若木鸡,嘴巴微张,半天说不出话来。

“咱……咱家,何时有了这么多产业?”夏兴南的声音里满是颤抖,似乎还不敢相信这一切。

于氏也愣在原地,眼神中满是惊愕,怎么也没想到,这丫头竟如此能折腾,悄无声息地就置下了这么大的产业。

怀谨则紧紧皱着眉头,神色凝重。他虽不清楚家里到底有多少积蓄,但心里明白,购置这些产业所需的银钱,绝不是他们能轻易负担得起的。

怀谦想得较为实际,这么多产业,该派谁去接管?账本又该由谁来打理?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怀淑的想法就简单多了,要装下这些产业的地契房契,她之前给大姐做的荷包肯定不够用了,得再做个大些的才好。

“清姐儿,你打算如何安排?”夏兴南定了定神,看着女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