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买铺子(2 / 2)

她们计划开一家生活馆,而且希望尽快开业,所以铺子的装修最好不需要大动干戈,能稍加改造就投入使用最好。

“回姑娘,城东的那家原先是米粮店和杂货铺,因这铺面大被东家隔成两家租出去了。城西的两家,一家在春熙路,一家在琴台街。春熙路的这家大些,有五间铺面,跟城东那间一样被东家隔成两间租给人,分别做脂粉铺和布行。琴台街的那家是四间铺面,做的是酒楼生意。”王中人详细地介绍着每一处铺子的情况,说得头头是道。

怀清与芳宁在来的马车上就已经商量过大致方向,这会儿听了王中人的介绍,两人心中皆是对春熙路的那家铺子颇为属意,不过,还是得实地看过才能最终确定。

“能带我们去看看吗?”怀清礼貌地询问。

王中人眉开眼笑,心想这贵人提出去看房,八成是看上那家了,这笔生意说不定有戏。

阮家的宅院在城东,王中人便先带着众人前往城东的这家铺子。

到了地方一看,正如王中人所说,城东这家是米粮店和杂货铺,铺面看着还挺新,可四间铺面竟然要价八百两,实在是贵得离谱。

接着又去看了城西琴台街的那家,同样价格不菲,四间铺面,上下两层,原本做酒楼生意,要价九百两。

王中人看着贵人对前面两家似乎都不太满意,心里不禁有些打鼓,担心这笔生意要黄。

琴台街与春熙路相连,要卖的两家铺子相隔也不远,几人便没有再坐马车,而是沿着街道悠闲地逛了起来,转个弯就到了春熙路。

春熙路的这家铺子,两间铺面被用作脂粉铺,三间用作布行,如今铺子都已腾空。平日里维护得不错,看着还有八成新,同样是两层结构,楼下是宽敞的铺面,楼上是雅致的阁楼,后面还带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口水井,日常生活所需基本都能满足。

她们若将这里拿来开生活馆的话,只需把两间铺子重新打通即可。楼下可以分别设置成衣铺、脂粉铺和首饰铺,楼上则改造成厢房,供贵女们试衣、化妆使用,布局十分合适。

“这铺子要价多少?”怀清问道。

“一千两百两。”王中人连忙回答,“这间铺子有五个铺面,规模大,要价自然贵些。不过这铺子位置绝佳,左右是茶楼、银楼等,前面的永芳阁是咱青州最大的脂粉铺,只要小姐不开脂粉铺,在这条街上随便做什么买卖,都肯定会宾客盈门。”

他一边说,一边极力夸赞这铺子的优势,试图说服怀清等人购买。

可巧了,她们还就打算开脂粉铺。“一千两百两贵了,这铺子越大越不好卖,王中人也是知道的,不如你去问问房主,可否再降降?”怀清不紧不慢地说道。

就像前世在小县城买商品房一样,八九十平方的房子因为首付低,日后换房也容易出手,所以更好卖。这大铺子虽然看着气派,但价格高,潜在买家相对较少,出手难度也更大。

王中人作为牙行里的老手,自然明白其中的门道,没想到这位富贵家的小姐也如此精通。

“不瞒贵人,这铺子的房主家里出了事情,也算急卖,交代小人最低再降五十两。春熙路的铺子一直是供不应求的,只因为这铺子大,一时不好出手,才压在小人手里。”他诚恳地解释道。

这话,怀清信,但买东西不砍价,总觉得对不起老祖宗传下来的买卖之道。

“这铺子被隔成两间,我们买下来后还要打通大改,这墙也发黄了也要粉刷一遍,还有这楼梯也要重新架设,一顿整改下来花费不少银子,王中人不如帮我们问问房主,一千两卖不卖?”怀清条理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语气坚定又不失礼貌。

“嘶!一千两?”王中人瞪大了眼睛,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今天可算是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就地还价”,这一刀直接砍去了近两成的价格。

阮芳宁与怀淑等人站在一旁,看着怀清在那儿“大杀四方”,都抿着唇,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了这场精彩的“谈判”。

怀清看着王中人,眼神真诚,仿佛在说自己给出的价格已经很合理了。

“有什么问题吗?”

其实,怀清并非故意为难王中人,这铺子是王大夫人名下的嫁妆铺子,她先前在那一叠房契里看到过。王大夫人既然连嫁妆铺子都拿出来卖,说明她确实急需银子,王中人说的急卖也不假。既然是急卖,那就别怪她压价了。

王中人连忙摇摇头,下意识地回应道:“没……没问题。”话一出口,才反应过来不对,“这降得也太多了,我做不了主,可否容我问过房主再答复姑娘?”他一脸为难地看着怀清,希望能得到理解。

怀清微笑着点点头,表示完全没问题。在她看来,买卖本就是靠双方不断协商、讨价还价谈出来的,你来我往,这才是正常的交易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