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玩转穿越之农家女 > 第131章 万里正的酒葫芦

第131章 万里正的酒葫芦(1 / 2)

“既然你们选择留下,还签了死契,那往后就是我夏家的人了。我对你们也没别的苛刻要求,可一旦身为我夏家人,就得有绝对的忠诚。

我夏家不过是普通人家,只是机缘巧合才买下这庄子。你们也瞧见了,这庄子除了内庄小小的一部分,外庄全是荒地,你们的活儿无非就是开荒耕种。至于具体的活计安排,就由田管家负责。”

怀谨不太清楚世家大族对待奴仆是何种态度,自家规矩或许相对宽松些,可对忠诚的要求却是坚定不移的。

“是!大公子!奴才\/奴婢必定绝对忠诚。”

买下张家四户人家,和双井村那两百多人比起来,在夏家实在掀不起多大波澜。反正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这两百多人都养下了,也不在乎再多养几个。

再者说,这一家子到了庄子上,各有各的忙活,实在是没什么空闲去管太多琐事。

夏兴南到庄子就是冲着冬小麦来的;怀淑目标明确,一心扑在她的小绣坊上;怀诤就彻底像放了羊似的,每天在庄子上肆意玩耍,只有牛大时刻不离左右地守护着;于氏跟来则是为了照料家里大小事务,单是每天的一日三餐就够她忙得不可开交。

剩下不上不下的,就由怀谨带着他们给庄子上的庄户(不管是茅草屋这边,还是双井村那边,统统统一称作庄户)登记资料,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他们整整花了五天时间才完成。

这庄子就好比一个大公司,庄户便是员工,通过建立和整理山庄所有庄户的个人档案,便能快速掌握他们的资料,方便日后管理。

怀清借助空间之便,将这些数据录入电脑,制成表格,接着运用各种ExcEL功能技巧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

这项工作既繁琐又无趣,可效果却十分显着。怀清发现原来双井村的村民里藏着不少能人,有打铁打井的、做木工瓦工的、当厨娘伙夫的,还有不少退伍军人以及残疾兵士。

万长福告诉她,因为双井村靠近北地,每年都会有军队到他们村征兵。村里人大都以打猎为生,没有田地,日子过得朝不保夕,投军也就成了一条出路,而这些技能都是在军队里学到的。打仗难免会有伤亡,好在他们村阵亡的人数不多,不过伤残退伍的人却不少。

听万长福这么一说,怀清便理解了。

说实话,流民和退伍军人相比,她更愿意收留军人,哪怕他们年事已高或者身有残疾。

在任何时代,上过战场的军人都是英雄,都理应受到敬重,享受至高的荣誉与待遇。

大明朝对于年迈退伍或者伤残归乡的兵士是有补贴的,可实际上,这些补贴根本不足以维持他们退伍后的基本生活。

有些退伍军人的家属甚至嫌弃他们归乡,因为补贴远比不上阵亡抚恤金丰厚。

你或许难以理解他们的这种思维逻辑,但永远都不要小瞧贪婪之人的道德底线,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底线可言。

然而回到双井村的兵士却是幸运的,村子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但凡有村民做出遗弃或虐待兵士的事,就会被逐出族谱,赶出村子,绝不姑息。

福祸皆有因果。

两百多人的大逃荒队伍能够以最小的折损抵达他们临元县,这群退伍军人凭借丰富的经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正是他们善待退伍兵士种下的因,结出的果。

怀清对这些军人满怀敬佩,让万长福给那些退伍军人带话,若是日后碰上任何困难,都能来找她,只要她能帮得上忙,绝不推脱;要是还有其他退伍军人的联系方式,也可以邀请他们来桃源庄落户,庄子会负责养老。

这番话可把万长福这个精瘦的老头感动坏了,最后竟是哭着离开的。

他果然没看错,大姑娘就是他们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