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实在拗不过张大爷,夏怀谨和怀清只好答应明天跟着他们一起回庄子看看。怀淑的小绣坊虽然已经停工,年后要交的货这几天也已经赶制好了,但她心里惦记着自己的小作坊,也跟着一起去。
所以回程的时候,除了庄子上的十三人,还有夏家兄妹仨。怀清把牛大也留了下来,自从有流民出现,牛大就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严防死守。
这次就让他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可有些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凑巧。
你严阵以待的时候,基本不会有什么险情发生;可刚一放松警惕,意外就会接踵而至。
几人回到庄子,发现内庄确实有被入侵的痕迹。庄内围墙底下的荆棘有一大块被压过,上面还残留着血迹和衣服的碎布。
大家把庄内的犄角旮旯都仔细查看了一遍,并没有发现有人躲藏。估计这帮人没找到食物或者其他想要的东西,就离开了。
怀清让年婆婆先去做饭,大家吃了晚饭,收拾收拾就早点休息,明天再去茅草屋那里看看情况。
结果还没等他们去,半夜的时候,一个八九岁的男娃背着一个奶娃娃,敲响了内庄的大门
“张大爷!快!通知大公子!流民要半夜攻打山庄!快!快!”
谢道运气喘吁吁地扶住门框,大声叫嚷着让张大爷赶紧通知大家。他背后的奶娃娃倒是睡得十分安稳,丝毫没有被这紧张的气氛所惊扰。
张大爷也顾不上多问,先把他拉了进来,关上了大门。
他拿起之前准备好的铜锣,可又一想,这大门离住处还有好长一段路,要是现在敲响铜锣,“哐哐哐”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虽然能通知到大家有险情,可同时也会给对方提了醒。
于是,张大爷拉着两个孩子,赶紧往内庄跑去报信。
没过多久,众人就聚集在了大厅。
谢道运先做了个自我介绍。他父母双亡,唯一的弟弟才三个月大。他们的父母在一场事故中不幸去世后,无良的祖母和叔父就把他们俩赶了出来,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也是他们运气好,流落到城隍庙不久,就被带到这里开荒。
在这里,只要肯开荒干活,就有吃喝,这和之前三餐都难以维持的生活相比,好了可不止一星半点。
不过,这里的伙食基本都是粗粮和杂面,他小弟还小,根本吃不下。于是,他就把小弟托付给一个瘸腿大娘照顾,自己跟着大伙去山上捡柴火。捡得多了,就跟年婆婆换些细粮米面,熬成糊糊给小弟当口粮。这些事,年婆婆都能帮着证明。
“你是说,围堵县衙的流民还有漏网之鱼藏在草棚子,计划在丑时偷摸进内庄?”
城隍庙的人搬到茅草屋之后,原来的草棚子就闲置了下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里成了流民的栖身之所。庄子没有出面驱赶,茅草屋的众人也就没去管,不过还是派了人留意他们的动向。
“是的,大公子!你们离开后,我们一直注意这边的动静。前几天有人进入内庄,但没过多久就出来了。
昨天茅草屋有人在说,流民已经全部被捕快抓了,我还不信。结果下午你们就回来了,我就想着这事可能是真的。
结果半夜我起来喝水,发现草棚子那里还有灯火,我就偷偷摸过去偷听,有几个人围在一起商量事情,大意就是要攻打内庄。”
“流民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