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0万套全订版本,可以为沪市文艺出版社带来不菲的收益。
一时间,沪市文艺出版社的社长都有些后悔,早知多签几年了。
虽然陈述狮子大开口,索要15%的版税。
但是沪市文艺出版社赚的更多啊!
按照社长的初步预估,这本小说最终的销量,最少要在500万套以上。
那可是500万套啊!
是什么概念?
能养活他们出版社最少一二十年了。
不由得,社长又想起了沪市作协下辖的《收获》杂志。
“真是一群废物,连平川的新书都谈不下来。”
社长骂了一句。
这要是让他们签下陈述的新书,然后再由沪市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话,估计又能赚一笔了。
只可惜,陈述的新书被汉东省作协签去了。
他就算是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在汉东省的地盘上和汉东省出版社竞争啊。
……
9月中旬的时候,陈述收到了两笔钱。
一笔是汉东省作协下辖的《钟山》杂志邮寄过来的汇款单,他拢共交了8万字篇幅的小说稿件,一共获得了税前4.2万块的稿酬。
这全仰仗于田封义的支持,真是给陈述开出了高价稿费。
另外一笔是沪市文艺出版社邮寄来的版税收入,税前150万。
扣完税,再扣掉手续费,陈述一共到手块。
手续费是0.5%,税的话,基本是20%左右了。
这笔税扣的陈述有些肉疼,三十多万没了。
不过现在的陈述也是光荣纳税人了!
在他这儿根本不存在什么偷税漏税的行为,杂志社那边直接代扣了。
到他手里就是税后的稿费以及缴税单,上面写的明明白白。
陈述将所有的稿费存进了存折里后,又走到了一旁的公共电话亭,拨通了刘良办公室的内部电话。
“嘟嘟嘟……”
一阵忙音后,电话声响起。
“喂,请问找谁?”
电话里是一道女声。
“你好,我是平川,想找一下刘良编辑。”陈述说道。
“不好意思,刘良现在不在编辑部了,在保卫科。”对方说道,“平川先生,我去代您传达一下吧,您稍等。”
整个《收获》杂志社除了少数几位高层看不惯陈述以外,大部分人对陈述还是很有好感的。
因为《收获》杂志去年的畅销,他们年底都多了一笔不菲的年终奖,也算是激励了。
估摸着今年,这笔年终奖就要少一大半。
到明年的时候,年终奖就要没了。
那些总编之类的,自然不用担心,他们工资高。
但是,就能过个好年了。
于是,私底下不少人都在背地里骂那位新来的总编。
公共电话亭前。
陈述纳闷了一句,“老刘咋回事儿?怎么不在编辑部待了,跑去保卫科了?这不是闲的无聊吗?”
陈述不知道的是,因为刘良的仗义执言,他已经被边缘化了。
没多久,小姑娘回来了,告诉陈述道,“陈述先生,我找到了保卫科那边的电话,您直接拨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