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万一喜欢呢?(2 / 2)

一天的周末还是有些太短了!

“睡吧!”

就在钟小艾思考的时候,陈述已经写完了。

“好!明天我把草稿带到学校里誊抄。”

钟小艾点了点头。

……

月上树梢。

寂静的小院内,响起了一阵床板咯吱声。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停下了。

翌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陈述先送钟小艾去了学校,然后开车去单位。

即将到单位的路口,有一家报刊亭。

这会儿已经是上午十点了,陈述停下了车,冲着报刊亭的老板说道,“老板,拿一份最新的《钟山》杂志。”

“好嘞!”

报刊亭老板收了钱,将一份杂志递到了陈述的手中,“您来的真巧,这已经是最后一份了。”

“这么热销吗?”陈述询问道。

“那可不!尤其是平川先生的大作,在《钟山》杂志上发表了。”

“他写的上本小说名气那么大,新作自然会引起不小轰动。”老板笑道,“《钟山》杂志以前每期也就两三万册,现在都冲着八万册去了,听说下一期要印刷十万册呢!”

“那您觉得这本小说写的怎么样?”

陈述询问起了老板的意见。

“写的嘛,还是不错的,就是吧……感觉不如上本书,这本书感觉有内涵了一些,不如上本书那么欢快。”

“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就喜欢看一乐。”

“上本小说有时候边看边笑,这本小说就失去了许多趣味了。”

“我觉得这本《激荡五十年》绝对没上本小说卖得好。”

老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近这段时间,汉东省作协天天打广告,就连汉东日报上都印了好几遍,一次采访分了五天发,基本就是在说这个平川要在《钟山》杂志上发表新小说。”

“热度这么高,但《钟山》的销量还是不如《收获》杂志。”

“哈哈哈,确实!”

陈述点了点头。

他倒是没想到,汉东省作协这么舍得下本钱,居然在汉东日报上发文章。

这种文章带有软广性质,不仅没有稿酬,还要付广告费。

一期最少几千块。

若是版面大的话,估计得几万块。

陈述还记得后世有部电视剧叫大时代(非港版),描绘的就是90年代几个大学生创业,95年的时候在一家大报社打一年广告,需要200万。

而主角陈顶天为了让对家的广告撤下来,让自己的广告登上去,直接拿了100万,只打三个月的广告。

报纸在这个年代,影响力很广。

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机,所以报纸成了最大的传播载体。

回到单位里,陈述找到了汉东日报,仔细看了一下,上面果然有《钟山》杂志社编辑采访他的报道。

“都来了,等会儿打扫一下卫生,虞部长会过来一趟。”

刘处走了进来,冲着众人说道,“另外,谁去给我买几本《钟山》杂志。”

而后,刘处的目光又落在了陈述的身上,“小陈啊,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片刻后,陈述走进了刘处的办公室。

“听说你又写了一篇新小说?”刘处亲自给陈述泡了一杯茶,“和我说说,这本小说是怎样构思的?”

省里的大人物喜欢看《明朝的那些事儿》早就已经不是秘密了,至于陈述的新书,那些领导喜不喜欢看,刘处心里也没底。

万一喜欢呢?

所以得提前找陈述打听一下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