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初芒 偶露峥嵘
类似的事情,在后续的日子里又发生了数次。有时是张小凡“恰好”在丹师需要某种辅助材料时,提前备好放在最顺手的位置;有时是他“无意”中调整了通风口的角度,使得地火更加稳定;甚至有一次,一位丹士纠结于两种药性相近的辅药选择,张小凡在递送工具时,低声嘟囔了一句看似无关的、关于两种草药在不同湿度环境下药性偏重的差异(源自他阅读的基础药理和他自身对环境的敏锐感知),竟让那位丹士豁然开朗,做出了最佳选择。
这些细微之处,起初并未引起太大注意。但次数多了,分堂内一些心思细腻的丹师和执事,渐渐察觉到了这个沉默药仆的不同。他似乎对炼丹有着一种超越常人的、近乎本能的敏锐。
林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惊疑不定。他多次暗中探查张小凡,确认其体内确实空空如也,绝无半分灵力,更无隐藏修为的迹象。可那份精准的直觉和偶尔脱口而出的、直指关键的见解,又作何解释?
“莫非……此子天生‘药感’超凡?是某种未被发现的特殊体质?”林风只能如此猜测。在修真界,确实存在一些不具备优秀灵根,却在特定领域拥有惊人天赋的异才。
他对张小凡的态度,从最初的怜悯好奇,逐渐转变为一种隐含期待的重视。他开始交给张小凡一些更重要的任务,比如看管一些即将成丹的关键炉火,甚至允许他协助处理一些珍稀药材的前期准备工作。
张小凡宠辱不惊,依旧默默完成所有工作,并在过程中,不断将他观察到的百草堂炼丹术与自身的混沌理念相互印证。
他意识到,炼丹的本质,其实就是在一个有限的“炉”内,模拟一次小规模的“混沌演化”。各种药材代表不同的能量与物质属性,火焰代表推动演化的能量,丹诀则是引导演化方向的规则。成功的丹药,便是最终达成的一种稳定、和谐且蕴含特定功效的“能量结构体”。
百草堂的传承,更侧重于“生”与“养”,其丹道理念中蕴含的平衡、调和、顺应药性自然之理,与混沌之道的包容、演化有着诸多暗合之处。
他的混沌之意,在这种日复一日的观摩、思考与细微实践中,如同得到春雨滋润的种子,开始悄然生长。虽然依旧无法调动外界灵气,但他对自身躯壳的掌控,对能量流动的感知,却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精细程度。
这一日,林风找到他,神色有些严肃:“阿凡,三日后,堂内要炼制一批重要的‘清心祛煞丹’,供给前往地脉紊乱区域勘探的弟子使用。此次由木柏师叔亲自出手,需要几个机灵稳妥的人手在一旁协助处理突发状况。我……推荐了你。”
木柏师叔,是分堂仅有的三位灵丹师之一,金丹初期修为,地位尊崇。
张小凡抬起头,看向林风。他知道,这既是一个机遇,也可能是一次考验。在一位灵丹师眼前,他这点微末的“直觉”,还能否隐藏?或者说,是否需要隐藏?
他平静地点了点头:“是,林执事,我会尽力。”
新的舞台,似乎即将在他面前展开。而他那深藏的混沌之道,也将在一位真正的丹道高手面前,迎来一次无声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