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 > 第117章 课·当AI开始写周报,人类该躲进角落还是抢它的“饭碗”?

第117章 课·当AI开始写周报,人类该躲进角落还是抢它的“饭碗”?(2 / 2)

“肯定是自己搜的啊!”小景云抢答,“弹窗广告我一看就关,自己找的才信。”

“这就是第三把钥匙——拉力优于推力。”教授解释,“主动要的(拉力)比别人硬塞的(推力)值钱。谷歌搜索广告贵,就是因为它是‘你要什么才给你什么’,而弹窗广告是‘我塞给你什么你就得要’。”

说着说着,黑板上的钥匙越来越多:

- 拉力优于推力:你主动查资料学做蛋糕,比刷到的烘焙广告记得牢——心理学叫“内在动机”,自己想要的才学得快。

- 指南针优于地图:陈一涵画漫画从不用草稿,“跟着感觉走,反而更有神”。未来太乱,找准方向(比如“我要做温暖的文案”)比按部就班强。

- 风险优于安全:深圳老板敢把身家砸进“没人试过的零件组合”,败了就拆了重来。伊藤说,未来没有绝对的安全,“敢冒险”才是真安全。

- 违抗优于服从:杜邦公司的科学家卡罗瑟斯,老板让他“研究能赚钱的东西”,他偏偷偷捣鼓尼龙,最后成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力,往往藏在“不听话”里。

- 多样性优于能力:就像咱们班,顾华懂数码,刘佳佳会写,廖泽涛爱琢磨,凑一起能搞定个校园活动策划。单一“学霸”不如“各有本事”的团队。

- 韧性优于力量:小景云上次竞选学生会失利,哭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去报名“演讲班”,现在成了班级主持人。能扛住摔,比一开始就很强更重要。

- 体系优于个体:AlphaGo赢李世石,不是因为某一步棋厉害,是整个算法体系厉害。就像你家过年的年夜饭,不是一个人做的,是爸妈、爷爷奶奶分工合作的结果。

三、未来不是“你死我活”,是“搭伙过日子”

“说到底,这些钥匙都在说一件事。”教授合上《爆裂》,夕阳透过窗户,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机器和人,就像狼和鹿,不是‘你吃我’,是‘搭伙过日子’。”

他指着窗外的树:“你们看那棵老槐树,去年被台风刮断了枝桠,今年反而冒出更多新芽。道家说‘反者道之动’,心理学叫‘创伤后成长’,其实都是一个理——那些让你疼的、怕的,最后都会让你更结实。”

刘佳佳突然笑了:“那我明天就去学剪辑!AI写文案厉害,我就让它写初稿,我来加‘只有人懂的梗’,说不定比它更厉害。”她攥着笔的手松了,眼里的光又亮了起来。

廖泽涛也跟着点头:“我爸修手机时,我去学直播卖货,他负责修,我负责说‘这手机修完能再战三年’,这不就是‘体系优于个体’?”

教授鼓掌:“这就对了!伊藤穰一在书里说,人类最厉害的本事是‘适应’。机器会下棋,但不会像李世石那样输了之后研究‘怎么跟机器学’;机器会写文案,但写不出‘你奶奶做的饺子里的乡愁’。”

思考题:你的“狼”是什么?敢不敢跟它“共舞”?

下课铃响时,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问号:“每个人生活里都有‘狼’——可能是催你进步的对手,可能是抢你工作的机器,甚至是你自己的‘怕’。但就像黄石公园的狼回来后,鹿跑得更快、树长得更茂,你的‘狼’说不定也在偷偷帮你变厉害。”

“所以,你的‘狼’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跟它‘共舞’?”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点赞最高的3个,送你一本《爆裂》里最戳人的句子手账——毕竟,未来的路,咱们得一起琢磨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