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 > 第271章 朱温赌国运?孤就掀了你的棋盘!

第271章 朱温赌国运?孤就掀了你的棋盘!(1 / 2)

初秋的洛阳,褪去了夏日的燥热,风中已有了清爽的凉意。

但魏王府的书房内,空气沉闷压抑,连呼吸都带着一丝铁锈般的凝重。

李烨自长安归来,便立刻召集了最高级别的军议。

书房正中,悬挂着一幅巨大的舆图。

这并非寻常疆域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朱砂和墨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与文字,将天下各路藩镇的兵力、动向,乃至将领性格、后勤补给线,都勾勒得一清二楚。

这,正是“谛听都”与“文书营”联手绘制出的心血结晶——天下局势图。

罗隐一袭青衫,手持竹杖,立于图前。

他环视一周,整个书房落针可闻。

“主公,各位将军。”

罗隐的竹杖轻轻点在地图之上,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我军目前之局势,可谓四面楚歌,却又暗藏生机。”

他的竹杖首先指向了地图东方,齐鲁之地。

“东线,朱温在斗门亭大胜,朱瑾军覆灭,本人仅以身免,狼狈退守兖州。朱瑄则被困郓州孤城,城中粮草尚足,但士气已崩,全凭他个人威望苦苦支撑。庞师古大军围城,日夜猛攻,破城只在旦夕之间。”

“一旦朱温拿下郓州,便能尽得齐鲁富庶之地,其实力将暴涨三成。届时,他可从东、南两个方向,对我洛阳形成合围。”

书房内,几名将领的呼吸骤然粗重。

齐鲁的人口与财富,对任何军阀而言,都是一块足以改变战局的肥肉。

罗隐的竹杖随之西滑,指向了关中与更西边的邠州。

“西线,王行瑜虽在长安城下惨败,主力却未伤筋动骨,如今正困守邠州。赵猛将军率‘陷阵都’已将其包围,但王行瑜性如疯狗,负隅顽抗,战事颇为胶着。”

竹杖在邠州旁,轻轻画了一个圈,圈住了凤翔。

“而真正的毒蛇,是李茂贞。此人坐山观虎斗,一面遣人与王行瑜暗通款曲,一面又向长安的霍存将军示好,声称愿出兵‘协助’。他既怕我军彻底消灭王行瑜而独霸关中,又想借我军之手削弱他这个老对手。此人,是心腹大患。霍存将军以五千锐士镇守长安,已是极限,无力西顾。”

竹杖继续北移,点在太原。

“北线,李克用大获全胜,尽收云州,声威大振。这于我军,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好消息是,朱温的北面将永远面对一头饿虎。坏消息是,李克用此人雄心不输朱温,他来信言辞恳切,望我军‘务必’拖住朱温,为他争取恢复之机。言下之意,是拿我们当了他与朱温之间的屏障,乐见我等两败俱伤。”

最后,罗隐的竹杖重重顿在舆图中央,洛阳。

“至于我军自己:葛从周将军在郑州与朱珍陷入僵持,无法寸进;刘闯将军在宋州收拢残兵,斗门亭一役,‘铁壁都’折损过半,急需休整;主公您虽在长安大获全胜,得了勤王大义,却也彻底将自己绑在了李唐这艘破船上。长安那位天子,正望眼欲穿,盼您替他扫平天下呢。”

一番话,抽丝剥茧,将天下大势剖析得淋漓尽致。

“所以,”罗隐做出总结,竹杖在关中之地上重重一点,“依隐之见,我军当务之急,是‘固西而缓东’。”

“主公应尽起主力,西进关中!与赵猛将军合兵,以雷霆之势先灭王行瑜!再回过头,以政治与军事双重压力,迫使李茂贞低头。只要彻底掌控关中,我军便有了真正的王霸之基。届时,再集结全力与朱温争夺中原,方有十足胜算!”

罗隐的策略,稳妥、老成,无懈可击。

在场的高郁等大部分将领,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先固后方,再图大业,此乃兵家正道。

然而,从头到尾,李烨一言不发。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副舆图,目光仿佛穿透了纸张,看到了那片正在被鲜血浸透的土地。

“罗先生之策,是王道,是正道。”

李烨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让所有人的心弦瞬间绷紧。

“但,太慢了。”

他走到地图前,伸出手,虚虚覆盖在齐鲁那片土地上。

“郓州城下,每天都有上千人在死去。朱瑄的兵在死,朱温的兵也在死,但死得更多的,是齐鲁的无辜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