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黄袍与狼烟(1 / 2)

京师来使?

李烨身后的高郁、葛从周等人闻言,皆是一怔。

朝廷如今不过是个空架子,宦官把持,皇帝自身难保,这封赏又有几分真心?

李烨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淡淡道:“开城门,迎。”

不多时,一队人马自官道缓缓而来,为首的是一名面白无须的宦官,手捧一卷明黄诏书,神态倨傲,身后跟着数十名禁军,虽甲胄鲜明,却面带菜色,气势远不如寻常边军。

“咱家乃是宫中内侍,特奉圣命前来,忠义军节度使李烨何在?”宦官捏着嗓子,尖声问道。

李烨走下城楼,不卑不亢地拱手:“李烨在此,恭迎天使。”

那宦官斜睨了李烨一眼,似乎对这位名震中原的枭雄如此年轻感到意外。

他清了清嗓子,展开诏书,用一种抑扬顿挫的语调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忠义军节度使李烨,忠勇国事,屡破强敌,功在社稷……今加封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宋、滑、澶、濮四州事,兼河北道南面行营都统,钦此!”

河北道南面行营都统!

这个官职一出,高郁与葛从周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这不止是封赏,更是捧杀与驱虎吞狼之计。

名为都统,实则是要让李烨去当抵挡北方藩镇的马前卒,尤其是要他与新近占据洛阳的李克用对上。

宣诏的宦官似乎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合上诏书,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李都统,接旨吧。咱家此来,还带来一个消息。圣上英明神武,已于日前用计,将那祸乱朝纲的权宦杨复恭一党尽数诛除。如今朝中清明,正是有志之士为国效力之时啊。”

唐昭宗李晔,竟有如此魄力?

李烨心中微动,他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不甘为傀儡,却没想到他动作如此之快。

看来,这道诏令,不全是宦官的意思,更有皇帝本人的算计。

既是安抚他这新崛起的强藩,也是给他套上一道名为“大义”的枷锁。

“臣,李烨,谢主隆恩。”

李烨双手接过诏书,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

与此同时,汴州。

宣武军节度使府内,气氛压抑如冰。

朱温坐在主位,脸色铁青,宋州之败与先锋军被伏击的耻辱,像两根毒刺深深扎在他心里。

“李烨小儿,欺我太甚!”

他一掌拍在案几上,上好的木料应声开裂。

堂下,首席谋士敬翔与智囊李振垂手而立,皆是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李振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

“主公,李烨新得宋州,又得朝廷封赏,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亦是其最松懈之刻。”

“他以为我军新败,必会固守汴州,不敢妄动。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

朱温猛地看向他:“讲!”

李振阴恻恻一笑:“李烨根基在濮州,其北面的澶州、滑州皆是新附之地,兵力空虚。尤其是澶州,与魏博镇接壤。”

“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乃是反复无常之辈,素有南下之心。主公只需遣一密使,携重礼前往魏博,向其言明,只要他出兵攻打澶州,事成之后,我宣武军不仅承认澶州归他所有,更愿与其结为盟好,共击李烨。”

“此为‘借刀杀人’,亦是‘围魏救赵’!”

敬翔闻言,目光一亮,抚须点头:“李振先生此计甚妙。李烨主力皆在南线,澶州若被围,他救,则我军可趁其濮州空虚,直捣其心腹;他不救,则失一重镇,军心动摇,我军亦可从容图之。”

“好!好一个借刀杀人!”

朱温脸上的怒气渐渐被狰狞的杀意取代。

“就这么办!我要让李烨知道,他从我这里拿走的东西,我要他加倍吐出来!”

……

宋州,节度使府。

李烨刚送走朝廷使者,一场紧急军事会议便立刻召开。

高郁首先开口,分析道:“主公,朝廷这道封赏,名为恩宠,实为枷锁。河北道南面行营都统,摆明了是想让我们去和李克用火并,他们好坐收渔利。”

赵猛瓮声瓮气地说道:“管他什么计,咱们兵强马壮,谁来打谁便是!”

李烨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正欲说话,一名亲卫突然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满身血污,甲胄上还插着一支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