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吹过中原大地,却卷不起半分凄凉。
目之所及,自陈州至蔡州,再绵延至颍州,尽是一片晃动眼眸的金黄。
曾经被战火与饥馑蹂躏的荒芜田野,如今被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
农人黝黑的脸上,挂着一种近乎于失而复得的、小心翼翼的喜悦。
收割的号子声,孩童在田埂间的追逐笑闹声,与村庄里升起的袅袅炊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连乱世都无法遮掩的丰收画卷。
李烨返回了忠义军的龙兴之地,濮州。
码头上,参军罗隐率着刘闯等一众文武官吏早已肃然而立,望眼欲穿。
当李烨的身影出现在船头时,人群中响起压抑不住的欢呼。
他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一个身着淡青色襦裙的女子身上。
柳明姝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像旁人一样激动呼喊,只是那双清澈如秋水的眸子里,盛满了数月未见的思念与牵挂,仿佛千言万语,都已在这一眼中说完。
李烨走下舷梯,径直来到她的面前。
“我回来了。”
他轻声说道。
“嗯。”
柳明姝的眼眶微微泛红,千钧重担般的担忧在这一刻终于卸下,化作唇边一抹浅浅的笑。
数日后,一场轰动天下的婚礼,在濮州盛大举行。
彭城郡王李烨,正式迎娶濮州世家之女,前度支曹主事柳明姝。
婚礼当日,车马如龙,宾客云集。
最引人瞩目的,是来自中原各大势力的使者。
河东李克用的使节团带来了骏马与美玉,宣武军朱温的使者奉上了锦缎与珠贝,就连隔岸观火的魏博罗弘信,也遣人送来了厚礼。
一张张笑脸背后,是一双双探寻、估量、甚至饱含杀机的眼睛。
这场婚礼,早已超越了男女之事的范畴,更像是一场李烨向天下宣告自己崛起的盛大典礼。
他不再是那个偏居一隅的草头王,而是足以与朱温、李克用这等枭雄并列棋盘的执棋者。
府门前,上百名忠义军亲卫甲士身披银甲,手持长戟,将道路两侧守护得水泄不通,却难掩百姓们探头张望的热情。
吉时已到,鼓乐齐鸣。
府内,李烨身着一袭大红色的常服,头戴乌纱帽,腰系玉带,英武中带着几分儒雅。
他的目光穿过喧嚣的人群,落在内宅深处那扇半掩的门扉上,心头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与期待。
今日,他将以最隆重的礼仪,迎娶他心爱之人。
按照唐代婚俗,首先是“纳采”,李烨早已派遣媒人携雁为礼,向柳家提亲。
接着是“问名”,确认柳明姝的生辰八字与李烨相合。
而后是“纳吉”,将卜得的吉兆告知女方。
数月前,李烨从蔡州凯旋,便已完成了“纳征”之礼,以厚重的聘礼表明心意。
如今,正是“请期”与“亲迎”之时。
在亲卫的簇拥下,李烨大步流星地走向内宅。
柳府大门外,柳明瑞作为兄长,早已等候多时。
他身着青衫,面带微笑,拱手作揖:“彭城郡王亲至,柳府蓬荜生辉。”
李烨回礼,眼中带着一丝郑重:“明姝乃世间珍宝,烨岂敢不亲迎?”
府内,柳明姝端坐在闺房之中,凤冠霞帔,珠翠琳琅,却难掩她清丽绝尘的容颜。
她紧张地攥着手中的丝帕,耳边是喧闹的鼓乐声,心中却一片宁静,唯有那个英武的身影,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当房门被轻轻推开,李烨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她的心跳骤然加速。
他缓步走到她面前,伸出手,轻轻掀开她头上的红盖头。
四目相对,柳明姝的脸颊瞬间飞上两抹红霞,美得不可方物。
李烨的眼中,深情与怜惜交织,他轻声唤道:“明姝。”
这一声,穿透了所有的喧嚣,直抵她的心底。
“请郡王与郡王妃行礼!”
司仪高亢的声音响起。
在众人的注目下,李烨牵起柳明姝的手,步出闺房。
她的手有些冰凉,却被他温暖的掌心紧紧包裹。
两人并肩走出柳府,登上早已备好的华丽婚车,一顶八抬大轿,轿身雕龙画凤,流苏飘摇。
轿前,鼓乐手们吹奏着喜庆的乐曲,舞狮队翻腾跳跃,引得街边百姓阵阵喝彩。
婚车一路穿过濮州城最繁华的街道,最终停在节度使府邸的正门前。
李烨率先下轿,随即亲手扶柳明姝下轿,尽显体贴。
府内,早已布置好的大堂灯火通明,高悬的喜帐上绣着龙凤呈祥,香炉中檀香袅袅。
“一拜天地!”
两人面对府门,向着苍穹大地,深深躬身。
柳明姝的指尖,不自觉地紧了紧李烨的手。
“二拜高堂!”
他们转向大堂正中的主位,那里供奉着李烨父母的牌位。
李烨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哀思,但很快被坚定取代。
父母在天之灵,定会为他今日的成就与幸福感到欣慰。
柳明姝也随他一同拜下,以儿媳之礼,敬拜公婆。
“夫妻对拜!”
两人相对而立,目光再次交织。
这一拜,拜的是百年好合,是相守白头。
李烨看着柳明姝眼中那份信任与温柔,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从今日起,她将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牵绊,他必将倾尽所有,护她一世安宁。
礼成之后,便是“合卺”之礼。
李烨与柳明姝并肩坐在喜案前,共饮合卺酒,寓意同甘共苦,永结同心。
随后,李烨将一缕柳明姝的头发,与自己的一缕头发系在一起,放入一只锦囊之中,此为“结发”,象征着夫妻恩爱,永不分离。
当夜幕更深,宾客散去,洞房花烛夜,红烛摇曳。
李烨坐在床边,看着柳明姝羞涩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