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消息传开,流民们扶老携幼赶来。陈风让亲卫竖起「宁远军赈济处」的大旗,袁承志则带人搭建粥棚。当热腾腾的米粥分到流民手中时,许多人当场跪下磕头,泪水混合着粥汤流下。
「官爷……您是好人啊……」一个白发老翁捧着粥碗,手不住颤抖,「闯贼说朝廷不管我们,原来……原来不是这样……」
陈风趁机宣讲:「乡亲们,不是朝廷不管,是贪官污吏克扣粮饷!袁督师已奏请陛下,开仓放粮,只要大家肯出力修渠种田,就有饭吃,有衣穿!」他指向远处正在搭建的工棚,「看到了吗?那是给大家住的,有活干,就有饭!」
这正是系统「以工代赈」的古代表达。流民们将信将疑,却被饥饿逼得别无选择,渐渐有人报名做工。陈风趁热打铁,让铁砂帮的弟兄们维持秩序,华山弟子则教习简单的拳脚,既防贼匪,也壮声势。
五日后,第一座粥棚已能供应千人,流民中开始流传「陈参赞是活菩萨」的说法。系统「民心向背」进度条跃升至35%,更有零星的起义军士兵听说后,偷偷跑来领粮,其中不乏当初被裹挟的灾民。
「陈兄,」袁承志指着几个偷偷溜走的起义军服饰,「你这法子,比千军万马都管用。」
陈风摇头:「还不够。」他取出系统「舆情监测」解析的密报,「李自成已得知我们在赈济,派了『老八队』来捣乱,扬言要烧了粥棚。」
话音刚落,远处果然传来呐喊声,数百名起义军士兵举着火把冲来,为首的正是「穿山甲」王二麻子——他竟从崤山之战中逃脱,如今成了李自成的先锋。
「来得正好!」陈风眼中寒光一闪,对袁承志道,「承志兄,你率人保护百姓撤退;我带亲卫,会会这位『老朋友』。」
他翻身上马,抽出环首刀,身后亲卫们举起鸟铳,组成方阵。王二麻子见是陈风,怒吼道:「狗官!坏我大事,纳命来!」
「放!」陈风一声令下,鸟铳齐射。改良后的鸟铳威力惊人,前排的起义军士兵应声倒地。王二麻子吓了一跳,勒住马不敢上前。
陈风趁机高声喊道:「弟兄们!你们也是河南百姓,何必为李自成卖命?他在西安吃着福王的肉,你们却要饿死荒野!我这里有饭吃,有活干,想回家的,发路费!想报仇的,跟我杀贪官!」
这番话戳中了许多起义军士兵的心事。他们多是河南人,被李自成「均田免赋」的口号吸引,却没料到依旧缺衣少食。顿时有人犹豫起来,放下了武器。
王二麻子见状大怒,挥刀砍倒一个想投降的士兵:「谁再后退,这就是榜样!」
这一下激起了众怒。那些本就动摇的士兵见状,反而转身扑向王二麻子。陈风趁机下令冲锋,亲卫们端着鸟铳稳步推进,袁承志也率华山弟子从侧翼杀出。
混乱中,王二麻子被自己人砍伤,落荒而逃。陈风没有追击,而是对投降的士兵道:「愿意留下的,编入辅兵;愿意回家的,每人三斗米,十文钱。」
看着士兵们感激涕零地领粮领钱,陈风知道,这「民生分化」的策略,已初见成效。系统面板上的「民心向背」进度条,再次跃升,而「起义军分化度」也亮起了第一缕微光。
夕阳西下,粥棚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工棚的灯火交织在一起。陈风站在土坡上,望着这片重新有了生气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伤愈后的第一场谋划,虽险象环生,却已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既有李自成的反扑,也有朝廷内部的阻挠,但他手中握着民心这张王牌,又有江湖义士相助,定能在这乱世中,为天下苍生,谋一条生路。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叮!民生策略成功,获得‘仁德之誉’(提升百姓拥戴度25%),‘起义军分化度’+15,当前进度25%。】陈风握紧了腰间的环首刀,目光投向更遥远的西安方向。下一站,他将带着赈济的成果,面见崇祯皇帝,为袁崇焕辩护,也为这「民生分化」的策略,争取更多的支持。前路漫漫,烽烟未息,但他的心中,已燃起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