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他们在黑暗中捞她(2 / 2)

“怎么样?好听吧?下回我给你找个能放《黄河大合唱》的!”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却无意识地攥成了拳,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抖。

也不知道李泽川他最近在忙一些什么,他总是形色匆匆,带着一身外面的风尘,有时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烟草味——他最近烟瘾似乎变重了。

他从不刻意安慰,“哟,我们的大科学家今天气色好点了。”

他的话听起来不中听,却奇异地让苏想感受到一种【正常】。

仿佛她只是生了一场病,很快就会回去,回到她熟悉的战场,一切都没有改变。

他会顺手帮她调整一下靠垫的高度,检查一下窗户的插销是否牢固,

或者“顺手”把她看不进去的书换成最新的、带有趣插图的科普杂志。

一天晚上,李泽川带来一盒还冒着热气的糖炒栗子,放在她手里:

“路过,闻着香,堵车心烦,顺手买的。”

他语气随意,眼神却在她接过栗子时,飞快地扫过她的手指,确认它们没有颤抖得太厉害。

苏想小口地吃着温热的、甜糯的栗子,胃里暖和了一点,一直紧绷的神经似乎也松弛了一丝。

她低着头,轻声说:“谢谢。”

李泽川靠在窗边,看着窗外浓重的夜色,没有回头,只是“嗯”了一声。

月光勾勒出他略显凌厉的侧脸线条,和他微微蹙起的眉头。

他放在窗台上的手,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木质窗框,节奏有些乱。

他脑海里盘旋的不是温情,而是几条刚刚收到的、关于海外某些账户和人员异常变动的模糊信息。

有些账,总要有人去算。

父母的缺席,在意料之中。

母亲王淑芬托姐姐苏念转达了几句“好好休息,听医生的话”,父亲苏建国则干脆没有消息。

苏想并不意外,也谈不上多失望。

童年的渴望早已在岁月的磨砺中变得淡然。

此刻,没有那份带着压力和偏见的“关心”,对她而言,或许更是一种解脱。

在三个男人风格迥异却同样小心翼翼的陪伴下,苏想的情况似乎在一点点好转。

她开始能吃得下一点东西,夜里惊醒的次数略有减少。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内里的崩塌远未停止。

她害怕独处,害怕黑暗,害怕任何突然的声响。

记忆力时而清晰得可怕,能回忆起【普罗米修斯】里某个仪器的具体参数;

时而又一片模糊,想不起早餐吃了什么。

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看一会儿资料就会头痛欲裂。

最让她恐惧的是情绪的失控。

有时毫无缘由地就想流泪,有时又会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巨大的空虚和恐慌攫住,感觉自己正不断坠入深渊。

她清晰地感觉到,那个在北大挣扎求生、在海外叱咤风云的“苏想”正在碎裂,

而碎片之下露出的,是一个连她自己都感到陌生和害怕的脆弱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