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他们的卑劣(2 / 2)

更折磨人的是心理战术。

他们刻意模糊时间,不告诉她具体钟点;

送餐时间毫无规律,让她生物钟紊乱;

偶尔,门外会传来刻意加重的脚步声、模糊的交谈声,或者突然的静默,不断刺激着她敏感的神经。

他们想用这种环境,磨掉她的锐气,摧垮她的意志。

在孤立无援的黑暗中,苏想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陷入掌心,用疼痛保持清醒。

她想念姐姐苏念温和的笑容,想念北大的未名湖,想念……陈知行冷静的分析,周炽炽热的鼓励,李泽川别扭的关心……

这些面孔和声音,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支撑着她不被这无形的压力吞噬。

期间,王文涛参赞和中方律师多次前来探视,据理力争!

为她提供法律支持,传递外界的消息,国内正在全力进行外交周旋,舆论对美方施压巨大。

这给了苏想坚持下去的力量。

72小时,度秒如年。

当监管室的门再次打开,通知她可以离开时,苏想的精神和体力都已濒临极限。

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美方在巨大的外交压力和苏想本人坚决的归国意愿面前,最终未能阻止瑞方放行。

然而,他们留下了最后一道,也是最为卑劣的绊索。

苏想跟着中方人员,脚步虚浮地走向登机口。

然而,在通过最后一道、由美方人员主导的【出境文件核查】时,她被单独带进了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小房间。

门在她身后关上,灯光地一声熄灭,彻底的、令人窒息的黑暗笼罩了她!

一个冰冷的声音透过门上的传声器响起:苏博士,还有一些技术性问题需要厘清,请在此稍候。

稍候?

苏想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到地上,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

这【稍候】会是多久?

绝对的黑暗。

不是夜晚的那种黑,而是剥夺了一切光线,连自己的手指都看不见的黑暗。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自己粗重的呼吸和擂鼓般的心跳声在耳边放大。

时间失去了意义。

【稍候】变成了漫长的煎熬。

一分钟?

一小时?

一天?

苏想无法判断。

没有窗户,没有钟表,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东西。

她被彻底剥夺了时间感。

饥饿和干渴开始袭来。

没有人送水,没有人送食物。

仿佛她被整个世界遗忘在了这个黑暗的角落里。

但这仅仅是开始。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几小时,也许更久……

黑暗中突然响起尖锐、刺耳的噪音,毫无规律,时断时续,像指甲刮过黑板,像金属摩擦,刺激着她的耳膜和神经。

接着是温度的变化!

房间时而变得像冰窖,寒气刺骨;

时而又闷热如蒸笼,让她汗流浃背,几乎窒息。

他们是在用感官剥夺和感官过载交替的方式,系统性地摧毁她的心理防线!

苏想蜷缩在角落,用双臂紧紧抱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