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计划实验室,位于波士顿郊区一个守卫森严、环境优美的园区内。
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建筑,与德国马普的历史厚重感截然不同,充满了美式的效率与科技感。
苏想入职的第一天,接待她的是项目副主任,也是之前与她进行远程面试的沃尔特·肖。
这位前空军上校依旧保持着军人的作风,握手有力,言语简洁,但眼神中的审视并未因破格录用她而减少半分。
“苏博士,欢迎。”肖的声音里并没有太多温度,“你的【特殊前沿项目组】办公室和基础设备已经准备好。
团队成员需要你自己招募,预算报告会送到你桌上。”
他顿了顿,补充道,“按照惯例,新加入的核心研究员,需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一项【能力展示性任务】,以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他递给苏想一份文件。
“这是一个关于新型钛铝合金在极端热-力耦合环境下蠕变行为预测的简化课题。
现有模型误差超过百分之十五,我们希望看到你的方法。”
苏想接过文件,立刻明白,这不是简单的“展示”,这是一个下马威!
这个课题涉及复杂的相变动力学和损伤累积,正是当前材料建模领域的难点之一。
对方想看看,这个让研究所破例给出独立权的中国女孩,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
她没有丝毫怯场,只是平静地点点头:
“好的,肖先生。
我需要相关实验数据的全部访问权限,以及泰坦计算集群的优先使用权。”
肖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直接地要求最顶级的资源。
“可以。”
战斗,从这一刻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两周,苏想几乎住在了实验室。
她摒弃了传统唯象模型的思路,直接构建了一个基于晶体塑性理论与连续损伤力学耦合的全新模型,
并引入了她自己发展的一套自适应网格细化算法,以精准捕捉局部化变形和微裂纹萌生。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原有的数据格式与她新设计的模型接口不兼容,负责数据支持的一名资深工程师百般推诿!
他对这位突然空降、还要占用宝贵计算资源的中国女博士充满了不信任和隐隐的敌意。
“抱歉,苏博士,系统固有架构限制,无法为单个项目修改。这是规定。”
苏想没有争执!那个周末,当实验室几乎空无一人时,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对着那台笨重的cRt显示器,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咖啡一杯接一杯,陪伴她的是机器低沉的运行声和窗外偶尔掠过的车灯。
她靠自己写了一个数据转换和接口程序,效率比原系统提供的工具高了数倍!
当周一早上,她把转换好的数据和测试报告放在那位工程师桌上时,对方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高强度、高精度的脑力劳动,开始在她身上留下痕迹。最明显的,就是那对日渐深邃的黑眼圈。
起初只是淡淡的青影,很快就像被人用灰褐色的眼影笔狠狠涂抹了两遍。
最终,在第三周结束时,苏想交出了一份厚厚的报告。
她的新模型,不仅将预测误差降低到了百分之五以内,还清晰地指出了原有模型忽略的关键物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