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艰难的决定(1 / 2)

这个过程如履薄冰,每一次落笔都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

她必须确保,即使这些草稿纸被任何人看到,也只会被认为是一个勤奋学者凌乱的思考过程,而不会引起丝毫怀疑。

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超高强度的工作,很快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

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黑眼圈越来越重,只有那双眼睛,因为极度的专注和隐藏在深处的使命而显得异常明亮。

“苏,你还好吗?”

一天清晨,同事汉娜博士端着咖啡,担忧地看着她,“你现在看上去像是一只中国来的熊猫!黑眼圈太重了!研究所应该没给你安排熬夜啃竹子的任务吧?”

连一向严谨的施耐德教授也看不下了!

在一次组会结束后,他特意留下苏想,语气不容置疑:

“苏,你的成果非常卓越,但你的状态让我担心!

科学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我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要求你强制休假一周。

立刻,马上!”

被迫休假的第一天,苏想回到了她位于柏林查理检查站附近的一间小小公寓。

这是李泽川通过关系为她租下的,相对安静隐蔽。

她本想利用这难得的休息时间,好好整理一下脑海中储存的庞大信息,尝试将其系统化、理论化,为未来的传递做准备。

然而,就在她刚摊开一堆看似杂乱的草稿纸时,公寓楼下那个特定的公用电话亭响起了铃声——这是李泽川告知她的、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联络方式。

苏想的心猛地一紧,立刻冲下楼!

听筒里传来的是经过变声处理、但语气无比急切的声音,使用的是她和北斗团队约定的密语:

“老家急电!【北斗】遇强磁风暴,导航星信号微弱,急需【伽利略】的坐标修正参数!

重复,急需坐标修正参数!

风险极高,但机会可能转瞬即逝!”

信息很短,随即挂断。

苏想握着话筒,站在寒冷的柏林街头,浑身冰凉。

她明白!

“老家”是指863项目组,“强磁风暴”意味着项目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而“伽利略的坐标修正参数”,指的就是她正在研究的、关于复合材料界面失效的关键模型和数据!

国内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急需她这边可能存在的突破性思路!

巨大的压力如同冰山般压了下来。

传递,风险极高。

马普研究所的安全措施不是摆设,一旦被发现,不仅她个人将面临牢狱之灾和身败名裂,

更会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甚至可能影响未来的国际科技合作。

不传递,国内的项目可能因此受阻,耽误宝贵的时间,甚至导致前期投入付诸东流。

她抬头望着柏林灰蒙蒙的天空,第一次感到如此孤独和无助。

这个抉择,太重了。

回到公寓,她看着桌上那些凌乱的草稿纸,那上面记录的,是她数月来的心血,也是可能打破困局的关键。

她想起了施耐德教授信任的目光,想起了同事们友善的问候,

也想起了姐姐苏念在病床上鼓励的眼神,想起了周炽、陈知行、李泽川他们期盼的面容,更想起了离京前沈老那句沉甸甸的“不忘初心”。

她没有退路!

从她决定踏上这条路开始,就没有了。

一个大胆而极其冒险的计划,在她心中迅速成型。

她不能直接传递数据,但她可以传递“思想”!

她可以将关键思想,伪装成一篇“独立完成”、准备公开发表的顶刊学术论文!

通过这个公开且相对安全的渠道,将破解困局的“钥匙”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