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给它一颗“中国心”(2 / 2)

最终的演示模拟,设定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多维度战场环境:

同时面临电子压制、物理摧毁、信息欺骗等多重威胁,并且包含了需要保护的关键民用设施和陷入困境的己方单元。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大屏幕上“蜂巢”系统运行数据的飞速滚动和模拟战场态势的实时变化。

“蜂巢”系统在干扰中艰难启动。

它没有像以往那样立刻寻求数学上的最优攻击路径,而是首先尝试建立更稳定的通信链路,评估整体态势。

当发现部分节点被压制时,它没有放弃它们,而是调动其他节点资源进行辅助和中继。

当模拟的“敌人”试图利用民用设施作为掩护时,“蜂巢”系统明显犹豫了,最终选择了一种绕过该区域、虽然更耗时但能避免附带损害的进攻路线。

在最关键时刻,一个模拟的己方后勤单元被“孤立”,按照纯数学效率,放弃是最“合理”的选择。

但“蜂巢”在核心准则的驱动下,竟然自主协调了附近几个攻击单元,进行了一次看似“不划算”的救援行动,

虽然暂时影响了进攻节奏,却保住了重要的后勤力量,为后续持续作战奠定了基础。

整个决策过程,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学推演,而是充满了一种奇异的、类似优秀指挥官的权衡、担当与智慧。

它不再是一个工具,更像是一个拥有坚定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智能体”。

演示结束,会议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寂静。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缓缓站起身,他没有看屏幕上的数据报告,而是目光如炬地看向研发团队,最后定格在苏想身上。

“告诉我,年轻人,”老将军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是什么,让这个系统做出了那些不经济但却正确的选择?”

所有人都看向了苏想。

苏想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一步。

她的心跳得很快,但眼神清澈而坚定,声音清晰地回荡在会议室里:

“报告首长!是因为我们始终记得,我们研发的不是一件冰冷的武器,而是守护国家和人民的盾与剑。”

“它的力量,来源于知识,更来源于这片土地所赋予的责任与温度。我们将“为谁而战,为谁而守”的信念刻进了它的心脏!

一路走来,我们经历过很多次希望渺茫的时刻,但是我们没有选择放弃!哪怕只有0.001%的机会,我们也会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我们始终记得,我们团队造蜂巢的初衷不是让它学会如何高效的放弃!

那不是冰冷冷的数字,那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是像何劲松同志那样会用自己的身体挡在战友前面的兄弟!

我们希望它强大,但是更希望它无论面对多难的局,都要记得——咱们中国军人,永不抛弃,永不放弃!它的算法里,必须刻上这份不答应!”

她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带着滚烫的温度和千钧的重量,道出了所有团队成员的心声,也升华了他们一路走来的所有艰辛与坚持。

老将军凝视着苏想,良久,他缓缓地、庄重地抬起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谢谢你们。”

老将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你们不仅创造了一项技术,更守护了一种精神。蜂巢,通过了!”

这一刻,巨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如同海啸般席卷了团队的每一个人!

他们成功了!他们真的做到了!

他们真的为这把国之利器,注入了一永不冷却的、滚烫的“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