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 第165章 熟悉的县城与陌生的家

第165章 熟悉的县城与陌生的家(2 / 2)

父亲苏建国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看到两个女儿,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笨拙地说了一句:“回来了。”

他瘦了很多,脸上刻满了风霜,但眼神不再是以往那种麻木的疲惫,多了些劫后余生的平静。

他的腿伤恢复得不错,虽然落下了点残疾,但至少能自由行动了。

这个家,依旧简陋,甚至因为父亲受伤、失去主要劳动力而显得更加拮据,但气氛却莫名地缓和了许多。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晚上,母亲做了一顿还算丰盛的饭菜,席间不停地给苏念夹菜,询问她在北京的治疗情况,言语间充满了后怕和庆幸。

她也问起了苏想在北京的学习,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和生疏。

大女儿的病弱和才华,小女儿如今的“出息”和隐隐透露出的不凡,都让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家庭妇女感到无所适从。

苏想平静地回答着,观察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家。

她发现,家里墙上贴满了她获得“银河杯”亚军、入选Io国家队的剪报,

甚至还有那张《中国青年报》上提及他们团队的报道,都被母亲精心地剪下来,贴在最显眼的位置。

夜里,她和姐姐挤在从小睡到大的那张小床上。

苏念因为旅途劳顿和回到家放松的心情,很快睡着了。

苏想却有些失眠,听着窗外熟悉的狗吠和远处火车的汽笛声,思绪万千。

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就着昏黄的灯光,开始整理思路。

即使离开北京,863计划下一步的真实系统试点应用,依然萦绕在她心头。

她需要思考,哪个领域、哪个系统,最适合作为他们模型的试金石。

就在这时,她听到外间父母压低的谈话声。

“……念念的药不能断,北京的大夫说了……”

“……我知道,我想办法,厂里补助快下来了……”

“……想想现在有出息了,能不能……”

“别瞎想!她在北京也不容易……”

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苏想握紧了笔记本,心中了然。

姐姐后续的医药费,依然是这个家沉重的负担。

她在竞赛和项目中获得了一些补贴,但大部分都投入了团队建设和姐姐前期的治疗中。

经济压力,如同无形的绳索,依旧存在。

在家的几天,苏想陪着姐姐去县医院做了次简单复查,结果稳定。

她自己也抽空去了趟县里的邮电局,给机房的留守人员打了个长途电话,报了平安,也简单了解了项目近况。

李泽川在电话那头依旧是那副调调:

“家里怎么样?小状元没被欺负吧?……项目?放心,有小爷我看着,乱不了。

就是方启明那边最近安静得有点反常,估计在憋坏水。”

挂了电话,苏想走在平县尘土飞扬的街道上,观察着这座小县城的生活。

她看到供销社门口排着长队购买年货的人们,看到拉着煤炭和木材的拖拉机突突驶过,看到小学校门口拥挤的人流……

忽然,她的目光被县中心十字路口混乱的交通吸引了。

自行车、行人、偶尔驶过的吉普车和拖拉机搅成一团,互不相让,几个戴着红袖章的交通管理员声嘶力竭地吹着哨子,效果甚微。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