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进取的风险(2 / 2)

手里却提着一袋刚出锅的糖炒栗子。

看着围在身边的三人,苏想忽然觉得,前路的荆棘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温暖,是她在这条艰难道路上,意外收获的最珍贵的馈赠。

姐姐苏念的病情稳定向好,成了灰暗日子里最亮的一束光。

在动态医疗数据预测模型的辅助下,协和与梅奥的专家组成功规避了几次潜在的风险,这让专家们对模型的信任度大增。

詹主任那张严肃的脸上,甚至偶尔能看到一丝赞许的笑意。

然而,医学的探索永无止境。

在每周的例行会诊上,威尔逊博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基于模型过去一个月的成功预测和我们密切的临床监测,我认为苏念小姐的身体状况已经具备了尝试一种更积极治疗方案的窗口期。”

“这种方案旨在更主动地改善心肌功能,而非仅仅维持稳定。”

詹主任沉吟着,没有立刻反对,而是看向模型的最新预测报告:“模型显示,未来两周,患者身体对积极干预的耐受概率有显着提升。但是,”

他话锋一转,看向苏想和陈知行,“模型能否模拟这种新方案可能引发的、尤其是远期的不良反应?我们的数据积累是否足够?”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新方案的效果可能更好,但不确定性也更大。

模型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学习和预测,对于全新的治疗路径,其预测能力必然受限。

陈知行坦诚回答:“模型可以基于药物机理和已知的生理参数进行推演,但准确度会随着方案的新颖性和复杂性增加而降低。它更多是提供风险概率,而非绝对保证。”

会诊室里的气氛变得凝重。

决定权交回到了临床专家手中。

最终,经过激烈讨论,专家组达成共识:在严密监控下,谨慎地开始第一阶段的新方案尝试。

理由是,苏念的病情虽有改善,但根本问题仍未解决,抓住机会窗口进行积极干预,是值得冒的风险。

这个决定,让苏想的心再次悬到了嗓子眼。

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姐姐好起来,但也比任何人都害怕失去。

她再次投入到疯狂的工作中,密切关注着模型的每一次运算结果,比对姐姐的每一项临床数据,生怕漏掉任何一丝异常的苗头。

就在新治疗方案开始实施的第五天,苏想正在机房处理数据,传呼器尖锐地响了起来。

是协和医院心脏中心,电话那头的护士语气急促:“苏想同学,请你马上来医院一趟!你姐姐苏念出现严重药物反应!”

苏想的脑子“嗡”的一声,几乎站不稳。

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吗?

她跌跌撞撞地冲出机房,正好撞上迎面走来的陈知行。

看到她的脸色,陈知行立刻意识到不对。

“医院,我姐……”苏想语无伦次。

“走!”陈知行没有丝毫犹豫,拉住她的手腕就往外跑。

赶到医院时,抢救室外的气氛凝重。

詹主任和威尔逊博士都在,脸色严峻。

“是新型干扰素引发的急性免疫风暴,”

詹主任言简意赅,“这种情况在之前的临床数据中极为罕见,模型虽然提示了免疫系统激活的风险,但没能预测到风暴的强度和速度。”

威尔逊博士快速补充:“我们正在全力抢救。现在需要你们立刻回溯模型数据,看能否找到任何被忽略的、与这种极端反应相关的微弱信号!这关系到后续的抢救方向!”

陈知行立刻点头:“我们需要一台能连接超算中心的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