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另类思路初显成效(2 / 2)

老年人口多的社区,对便宜耐储存的根茎类需求大;

年轻白领多的新兴小区,对高价绿叶菜和配送时效要求更高。”

她顿了顿,拿出几张自己手绘的、有些粗糙的图表:

“所以……我觉得在规划路径前,是不是应该先对社区进行聚类分析?

根据不同需求特征划分不同类型,再针对不同类型设计差异化的配送策略?而不是用一个平均模型去套所有……”

她说着,还下意识地用上了小时候算粮票的思路比喻:

“就像……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用同一种车速送,有的篮子怕颠要慢点送贵的,有的篮子结实可以快点送便宜大份的……”

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周炽愣住了,看着苏想那几张画得歪歪扭扭却数据关系清晰的图表,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对啊!需求侧异质性!我们之前光优化供给侧路径了,忽略了需求端的差异!

这能大大提高模型的实际应用精度!苏想!你这数据挖得可以啊!”

连陈知行都停下了笔,目光落在苏想的图表上,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和……深思。

她这个思路,虽然表述得朴素甚至有些“土”,却直指问题核心,而且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李泽川也挑了挑眉,收起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多看了苏想两眼:

“哟,状元同学这次不止有直觉,还带上数据支撑了?看来下了点笨功夫啊。”

他的评价依旧带着惯有的嘲讽,但听起来却顺耳了不少。

苏想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激动!她的想法被认可了!

“我……我就是瞎想的……”

她习惯性地谦虚,但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瞎想能想到点子上就是本事!”

周炽一拍大腿,兴奋起来,“就这么干!我们先做聚类分析!苏想,你这部分数据再细化一下!老陈,模型结构得调整了!泽川,准备写聚类和后续分类优化的代码!”

因为苏想这个突如其来的、接地气的思路,整个团队的方案方向发生了微调,却变得更加完善和贴近实际。

苏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

她更加拼命了。

白天上课,晚上就扎进图书馆或机房,处理数据,跑简单的统计,对照着编程书籍学习最基础的软件操作。

她依然很慢,会遇到无数问题,有时一个简单的操作出错就能卡她大半天。

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崩溃和绝望。

她记得姐姐的话,像杂草一样活下去。

她开始学着周炽那种遇到难题兴奋的劲头,把每一个小问题的解决都当成一次胜利。

她甚至鼓起勇气,在李泽川调试代码遇到瓶颈时,小心翼翼地指着屏幕上一处她说不出原理但觉得“别扭”的地方问:

“这里……这个数除出来老是怪怪的,是不是因为没取整?”

李泽川一开始不耐烦,但试了一下,发现果然是个隐藏的类型转换bug!

他惊讶地看了苏想一眼,虽然没说什么,但下次苏想再提问时,他的毒舌明显收敛了一些。

陈知行依旧沉默寡言,但他会在苏想提交的数据分析报告上,用红笔勾出几处逻辑不清的地方,旁边标注简洁的修改意见。

这种冰冷的严谨,反而让苏想学到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