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外那个眼神锐利的李文斌老师!他正和书店经理站在门口说话,情绪似乎有些激动。
“……这套《数论基础》到了必须给我留一本!对,就是给一个学生准备的,叫苏想,十三中的!”
李老师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笃定,
“虽然没见过她平时的卷子,但这孩子考场上的表现,绝对是十年难遇的天才苗子!那解题思路,那灵性……”
苏想只觉得一道惊雷在脑海里炸开,炸得她四肢百骸都在发麻。
她猛地转身,几乎把脸埋进刘小娟的肩膀,试图用最快的速度逃离这个地方。
“哎?那位同学!等一下!”
李老师眼尖,似乎认出了她的背影,抬高声音喊了一句。
苏想魂飞魄散,抓着刘小娟的胳膊,几乎是用逃命的速度小跑着离开,手心里的冷汗涔涔冒出,背后的目光灼热得像要把她的背影烧出两个洞来。
傍晚,父亲苏建国下班回来,脸色比往常更凝重几分。
他沉默地吃完晚饭,放下碗筷,目光扫过里屋紧闭的房门,沉沉地叹了口气。
“今儿厂里工会主席又找我谈话了。”
他声音低沉,带着浓浓的疲惫,
“又问起高考的事。说上面政策紧,要是考不上大学,接班的事……也悬。厂里子弟那么多,都盯着呢。”
他的话没说完,但沉重的气氛已经压了下来。
母亲王淑芬收拾碗筷的手顿了顿,没说话,只是担忧地看了一眼里屋。
苏建国拿出烟袋,蹲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起来。
烟雾缭绕,模糊了他愁苦的脸。“想想要是争口气就好了……”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不抱希望的期盼。
苏想站在灶台边,听着父亲的话,心里像压了一块巨石。
父亲期盼的是苏想考出好成绩,这样天才念念也不用替考,以后两个女儿或许都能有条出路。
可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真正的苏想,似乎永远也“争”不了那口气。
夜里,苏想伺候姐姐吃完药睡下,自己却毫无睡意。
她坐在窗边的小桌前,窗外月色惨白。
桌子上,摊着姐姐以前用的笔记本。
那些娟秀工整的字迹、精妙绝伦的解题思路,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切割着她的心。
那是姐姐的世界,一个她永远无法真正触及的、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世界。
如今,她却要被迫闯入这个世界,扮演一个根本不属于自己的角色。
巷子里传来几声零星的狗吠,更衬得夜寂静得可怕。
成绩就要出来了。
那纸红色的光荣榜,将会像一道惊雷,炸响这个沉闷的小县城,也将她这个一直以来的“小透明”,毫无遮掩地推到所有人面前。
到时候,李文斌老师的赞赏、同学们的惊讶、父母的期盼、还有那些或许会出现的怀疑目光……都将如潮水般涌向她。
她该怎么办?她能撑住吗?
风从未关严的窗缝里吹进来,带着夏夜潮湿的泥土气息,也将桌上笔记本吹得哗啦作响。
苏想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拼命地想忍住,但那巨大的、冰冷的恐惧和无处诉说的委屈,最终还是冲垮了堤坝。
一滴滚烫的眼泪毫无预兆地砸落下来,晕开了笔记本上墨蓝色的字迹。
她慌忙抬手去擦,却越擦越模糊。
就像她眼前这片模糊不清、吉凶未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