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航空航天(1 / 2)

香港,昊天集团临时办公室。

这间位于顶级写字楼高层的临时办公室,虽不如京都总部那般充满个人印记,却也配置得简约而高效。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维多利亚港繁忙的航线和鳞次栉比的摩天楼,如同一幅动态的世界金融中心画卷。

室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和一丝属于新地毯的味道。

艾米丽·安德森坐在靠近角落的舒适沙发上,一身浅灰色的职业套装,让她在干练中不失柔美。

她手中拿着一份英文的香港地产报告,但目光却不时地飘向办公区域那个凝神倾听的身影——许昊。

晨曦透过玻璃,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

不过十多个小时之前,她还在他的怀抱中经历着从女孩到女人的蜕变,感受着他极致的温柔与克制;

此刻,他却已置身于这关乎未来天际线的商业决策中心。

这种奇妙的反差,让艾米丽的心底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与归属感,她碧蓝的眼眸中,深情与欣赏交织。

办公区内,集团副总裁兼cFo武卫刚刚结束了与远在英国的吴宵光的视频通话,他转向许昊,进行着言简意赅却信息量巨大的汇报。

“许董,宵光在伦敦的进展比预期更为顺利。”

武卫的声音平稳,带着财务官特有的严谨,

“与萨里卫星技术公司(SStL)的收购谈判已基本落定,对方接受了我们的报价,8亿美元现金,全资收购。目前,唯一的,也是最关键的变量,就是欧美方面的政府审查和监管批准。”

“SStL的董事会态度如何?”

许昊开口,声音不高,却自带一种让人凝神静气的力量。

“他们表现出极高的配合意愿。”

武卫立刻回答,

“SStL本身具有大学背景,其小型卫星技术虽敏感,但更多属于商业和科研范畴,并非最顶级的军用技术。其董事会明确表示,会动用他们在英国政府乃至欧洲航天局内部的人脉资源,积极游说,强调此次收购的商业属性和对SStL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力求尽快推动审查进程。”

“意料之中。”

许昊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一切尽在掌握的弧度,

“对于SStL而言,我们不仅是金主,更是能带他们进入一个无比广阔市场——东方市场,并给予他们前所未有资金支持的战略伙伴。他们的动力,不比我们小。”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窗外浩瀚的港湾,仿佛透过海面,看到了更遥远的太空。

随即,他坐直身体,眼神瞬间变得无比专注,一连串清晰、连贯且极具前瞻性的指令,如同经过精密计算的代码,流畅地部署下来:

“武卫,你立刻准备一下,返回京都。”

许昊的语气不容置疑,

“你此行回去,核心任务是与国内相关部委进行深度对接和前置沟通。这不是普通的汇报,而是战略级的协同。”

武卫神色一凛,立刻拿出专用的记事本和笔,准备记录。

“第一,做好顶层沟通与项目备忘。”

许昊语速平稳,却字字千钧,

“目标部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以及……国防科工局。你需要亲自出面,非正式先行,再辅以正式文件。准备一份详尽的战略报告,不仅要阐述收购SStL本身的技术价值和商业逻辑,更要重点突出其对国家空天信息产业体系建设的潜在战略意义。”

他进一步阐释:

“报告要强调几点:其一,我们引入的是国际领先的、适用于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小型卫星技术,这有助于补齐国内在低成本、快速响应航天发射与应用领域的某些短板。其二,昊天集团致力于将此技术在国内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目标是形成自主可控的商业卫星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其三,我们构建的卫星网络,未来在应急通信、海洋监测、全球物联网覆盖等领域,可与国家现有基础设施形成有力补充和备份。姿态要谦逊,但愿景要宏大,格局要打开。”

“第二,内部资源整合,成立联合攻关项目组。”

许昊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

“收购成功之日,就是集团内部‘空天信息融合技术联合攻关项目组’启动之时。这个项目组由集团总部直接领导,你兼任组长,有权调动各子公司资源。它的使命,不是让各公司各自为战,而是要打破壁垒,强制协同,探索‘卫星+’的无限可能。”

他具体点名,如数家珍:

“昊天能源”:

立刻启动专题研究。

一是评估未来卫星制造、地面接收站、数据中心等设施的巨大能源需求,确保稳定、绿色的电力供应。

二是,要着眼长远,着手研究空间太阳能发电、高效能卫星电源管理技术,甚至未来为在轨航天器进行能源补给的可行性。

能源,是走向深空的基石。

“摩托罗拉移动(ht)”:

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移动终端的研发规划,必须将卫星通信功能作为核心模块进行预研和集成。

我们要实现的,不是噱头,是真正常态化的、稳定可靠的“天地一体”无缝连接。

这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制高点,也是ht手机区别于苹果、三星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