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媒体狂欢(1 / 2)

许昊他们早已熟悉、喜爱甚至崇拜的公众人物,突然被加冕了“首富”这顶最耀眼的王冠。

这种认知上的巨大颠覆,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他的粉丝群体——“昊天军”和歌迷影迷们,陷入了彻底的疯狂。

这不再是单纯的偶像崇拜,而是上升到了近乎神化的地步。

“我粉的不是明星,是商业之神!”

“许昊的存在,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人类的潜力没有上限!”

打榜、控评、在微光上制作各种安利视频,粉丝们的热情和凝聚力达到了顶点。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娱乐明星。

他成了奋斗、才华、颜值与财富完美结合的终极象征。

无数年轻人将他的海报贴在墙上,不仅仅是因为他唱了《少年》,拍了《药神》,更因为他21岁就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他的经历,激励也打击了整整一代人。

人红是非多。

巨大的声望也引来了更严格的审视。

“他的第一桶金绝对有问题!一个大学生怎么可能?”

“查!必须严查!背后肯定有白手套!”

“唱歌拍电影能赚2100亿?骗鬼呢!肯定有灰色产业!”

“昊天集团垄断了文娱产业吗?晋江+优酷+微光+自家影视,这是要一手遮天?”

各种阴谋论、质疑声在阴暗的角落滋生、传播,试图解构这个看似完美的神话。

京都电影学院,彻底沦为风暴眼。

那个曾经在校园里和同学谈笑风生,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分析自己拍的电影的男生,那个学弟学妹们能偶尔在食堂碰到的学长,一夜之间变成了全国首富。

学校官网被挤瘫,所有相关课程的选课系统爆满,学生们疯狂地寻找任何与许昊有关的痕迹。

他的辅导员和张建国老师的电话被打爆,记者、星探、甚至猎头,都想通过他们接触到许昊。

昊天集团与旗下公司员工们的自豪感爆棚,但压力也空前巨大。

微光的服务器因为瞬间涌入的巨量查询和注册几乎宕机,技术部门全员加班。

晋江文学网上,以许昊为原型的小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优酷视频上,许昊所有的V、电影、电视剧采访点击量呈指数级增长。

许昊的父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

亲戚、邻居、几十年不联系的老同学、各级领导……拜访的人群几乎要踏破门槛。

许母看着电视里儿子在演唱会上的身影和旁边“首富”的字幕,忧心忡忡。

许父则更加沉默,只是嘱咐保镖加强戒备。

他与赵丽蓉、陈晨、景甜、曼曼,甚至艾米丽的关系,被媒体和网友用“显微镜”细细研究。

每一张同框照片都被过度解读,每一个互动都被赋予特殊含义。

“首富的红颜知己们”

成为了娱乐版块最热门的话题,各种绯闻、八卦甚嚣尘上,给当事人都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许昊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商业范畴,成为了一个具有巨大社会动员能力的文化符号。

安部长和张司长的提醒更加迫切:

“影响力越大,责任越大,谨言慎行,树大招风。”

国内资本与同业在绝对的体量和影响力面前,之前或许存在的轻视荡然无存。

许昊不再是一个“运气好的年轻人”,而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甚至敬畏的对手和潜在的合作伙伴。

文娱行业的其他公司感受到了泰山压顶般的压力。

安德森等人的合作意愿更加强烈,而国际传媒巨头和科技公司,也开始将这个手握庞大内容生态和用户渠道的中国年轻人,视为必须认真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