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海图初成(1 / 2)

水下钓线探测器的首次实地测试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这极大地鼓舞了肖胜和苏清瑶。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两人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东海临近海域的全面勘测之中。

凭借着唐门研究员的便利,他们调用了一艘小型魂导动力船,每日迎着晨曦出海,踏着星光归来。肖胜手持竹竿,操控着那枚水滴探测器深入不同深度、不同地貌的海域;苏清瑶则时刻维持着水镜,记录、分析着探测器传回的海量数据——从最常见的海鱼魂兽分布,到隐秘的珊瑚丛林生态,再到复杂海沟的能量异常点。

实验室的工作台上,原本空白的东海区域海图,如今已被密密麻麻的标注所覆盖。海图旁,堆叠着厚厚一沓观测记录,上面详细记载着各种魂兽的形态、大致年限、活动习性以及出没地点。

此刻,实验室的灯火依旧明亮。海图被完全摊开,几乎占据了整个桌面。肖胜和苏清瑶并肩站在海图前,神情专注。悬浮在桌面上方的水镜,此刻并未显化水下景象,而是投射出一道柔和的光幕,将海图局部放大,便于他们进行精细的标注和比对。

空气中弥漫着墨水的微臭、海图纸张特有的气味,以及一丝苏清瑶身上清冷的淡香。两人靠得很近,手臂偶尔会因为同时指向海图某处而轻轻碰触,但他们都浑然未觉,完全沉浸在这张逐渐变得立体而生动的“东海魂兽生态图”的完善工作之中。

“西北方向,距离海岸八十里,那片‘剑脊鲨’的栖息地已经确认。”苏清瑶用一支纤细的蓝色魂导笔,在海图相应的位置画出一个清晰的蓝色圆圈,并在旁边标注上魂兽名称和观测到的数量级,“它们的活动范围比古籍记载的要偏南五十里,可能与近年来北上的暖流分支有关。”

她的笔迹清秀工整,蓝色的标记代表着经由水镜直接观测并验证过的可靠数据。

肖胜的目光则落在另一片海域,那里是几股不同温度、不同盐度的洋流交汇区域,在海图上呈现出复杂的漩涡状纹路。他手中拿着的是一支银色的魂导笔,但他并未立刻下笔,而是微微闭目,识海中竹竿虚影轻颤,回忆着白日里通过钓线探测器感知到的、那片区域水流之下的细微能量韵律与温度梯度变化。

“这里,”肖胜睁开眼,银色的笔尖精准地点在洋流交汇的核心区域偏东一点的位置,“不仅仅是‘剑脊鲨’。根据水流速度和温度变化判断,下个月初,当那股来自南方的更强暖流抵达时,会有一个规模不小的‘闪电金枪鱼’群途经此地,这里将是它们最佳的捕食点之一。”

他一边说,一边用银色笔在海图上画出了一条蜿蜒的、带有箭头的虚线,预测了鱼群可能的迁徙路线。银色,代表着他基于竹竿武魂对水流和能量的超常感知,所做出的推断和预判。

苏清瑶闻言,立刻操控水镜,调出了存储在其中的、关于“闪电金枪鱼”的古老文献记载和已知的迁徙路线图谱。她仔细比对之后,清冷的眼眸中再次闪过一丝惊叹。

“古籍记载,闪电金枪鱼群确实有每隔四年左右,沿东海暖流边缘北上的习性,下一次大规模经过……推算时间,正好是下个月!”她抬起头,看向肖胜,语气中充满了不可思议,“你仅仅通过感知水流,就能预判到这种程度的生态规律?”

这已经超出了普通魂师甚至大部分探测魂导器的能力范畴,更像是一种与海洋共鸣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