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利落,未有多余言语。
“你可以走了。”
军需官重新执笔,“记住,军功不是赏赐,是血换的。别糟蹋它。”
林风转身出门,身后石门合拢,隔断了烛光。
夜风穿营,哨塔上的火把猎猎作响。
他沿着碎石道返回宿营区,脚步平稳,呼吸绵长。
沿途几名值守老兵见他归来,目光略作停留,无人开口。
帐篷帘掀开,帐内四人已入睡。
林风轻步走到自己角落,取出油灯点燃。
火光摇曳,映出他半边冷峻侧脸。
他盘膝坐下,先将陶罐置于一旁,再取出残卷。
展开。
纸页脆硬,边缘焦黑,似经战火焚烧。
文字为古隶,夹杂大量战场批注,字迹凌厉如刀刻。
第三式“裂地”,第四式“崩山”,第五式“镇魂”——每一段运劲路线都强调以势压敌,以力破巧,拳出如军阵推进,层层叠加,最终一击定乾坤。
林风闭目,神念沉入。
他尝试将混沌熔炉的吞噬特性融入拳意构想:若在出拳过程中,提前开启吞噬之力,抽取对手真气为己用,是否能在最后一击时爆发出远超自身境界的力量?
可行。
但风险极大。
若吞噬节奏与拳势脱节,反噬必重。
他睁开眼,指尖轻抚纸面批注:“拳未成,势先锁敌,令其气血逆冲,自溃于前。”
这一句,与他曾在雷教官那里听过的“凝势归意”隐隐呼应。
林风缓缓抬起右臂,五指收拢成拳。
真气沿《军道杀拳》所述路径运转,肩背肌肉绷紧,仿佛负千斤重担。
与此同时,混沌熔炉在胸腹间微微震颤,模拟吞噬抽力。
一次。
两次。
第三次,拳势将成未成之际,熔炉猛然扩张——
“嗡!”
体内真气骤然紊乱,左臂经络传来撕裂般的刺痛。
他咬牙稳住,强行收势,额头渗出细汗。
差一点就失控。
融合之路比想象中更难。
武技之“势”与吞噬之“虚”本就相斥,强行结合,如同让奔马拖拽深渊。
但他没停下。
反而再次抬手。
一遍遍演练拳意流转,一次次调整熔炉开启时机。
从最初只能维持半式,到完整打出“裂地”,再到勉强衔接“崩山”,每一次都伴随着经脉胀痛与神魂震荡。
帐外,风声渐歇。
帐内,油灯芯爆出一星火花。
林风忽然停手。
他盯着掌心,缓缓摊开五指。
皮肤下,淡金色纹路一闪而逝,如同星辰隐现。
《不灭星辰体》竟自动响应了拳意共鸣。
他眸光一凝。
或许,真正的融合不该是生硬叠加,而是让武技、熔炉、肉身三者同频共振——就像地脉火流与熔炉曾达成的同步那样。
思路豁然打开。
他不再急于演练招式,转而静坐调息,引导真气在奇经八脉中模拟军阵推进节奏:缓→蓄→压→爆。
如同战鼓由远及近。
肩背肌肉随之轻微震颤,似有无形旗帜在血脉深处扬起。
不知过了多久,油灯将尽。
火光缩成一点,在熄灭前最后一次跃动。
林风仍端坐不动,呼吸深匀,双目微阖,手中残卷平放膝上,指尖轻轻搭在“镇魂”二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