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鼠患巢穴(1 / 2)

林风踏过荒地边缘的碎石,脚底碾碎一截枯枝。

前方矿区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他尚未迈入西崖小径,身后草丛突然传来压低的窸窣声。

一道瘦小身影从枯草间钻出,是小石头。他喘着气,脸上沾着泥灰,掌心攥着一团揉皱的布条。

“哥!”他声音发紧,“我打听清楚了——西边老排污口,不止一个人看见大老鼠拖人进洞!还有两个黑蛇帮的,带着刀进去,再没出来。”

林风停下脚步,没有回头,只抬手示意他说下去。

小石头咽了口唾沫,额角渗出细汗。“昨夜三更,瘸腿老汉听见那边有刮墙声,像铁爪划水泥。今早我去看了,洞口外有几块骨头,全被啃得干干净净,一点血都没留。”

林风蹲下身,抽出腰间铁条,在沙地上勾出一段弯曲管道的轮廓。

他问:“目击时间?打斗痕迹?有没有喊叫?”

“都是半夜出现,没人听见打斗。”小石头摇头,“但前天失踪的那个帮众,他的刀鞘还在洞口,里面空着。”

林风眼神微动。刀被带进去,说明不是慌乱逃窜,而是猎物被精准拖走。无血迹、无挣扎,意味着对方行动迅速且具备组织性。

他站起身,拍去手上的尘土。

“不是普通变异鼠。”他语气沉定,“是群居掠食兽,懂得分尸、搬运、清理现场。这种体量的灾兽,气血至少抵得上三头利爪兔。”

小石头睁大眼:“你要去?”

“值了。”林风收起铁条,“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后悔,你已经传完话,可以回南区等消息。”

“我不走。”小石头咬牙,“我要看着你进去,再看着你出来。”

林风看了他一眼,那目光如冷铁淬火,不带情绪却自有分量。

他没再多说,转身朝窝棚旧址方向折返。

小石头紧跟其后,脚步轻而急促。

两人绕过塌陷通风井,抵达一处半埋于土中的废弃储物箱。

林风拨开浮土,掀开锈蚀箱盖,取出一个油布包裹。

里面是一捆粗麻绳、三根削尖的钢筋、火绒与火折子,还有半包硫粉。

他将硫粉小心翼翼地混入火绒之中,手指轻轻搅拌,感受着两者逐渐融合的奇妙触感。

随后,他用粗糙却又十分熟练的双手,将麻布一层又一层地裹紧,制成两支简易火把。

在制作过程中,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艺术品。

制好火把后,他又仔细地检查绳结,每一个结都反复拉扯,确保其牢固无比。

接着,他拿起钢筋,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厉,将钢筋尖端在石头上反复磨砺,发出“嚓嚓”的声响,直至钢筋尖端泛出令人胆寒的寒光。

每一件工具在他手中都被反复确认状态,他的动作冷静而沉稳,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雕刻家,在细细雕琢着自己的杰作。

小石头站在一旁,看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纸片,轻轻抚过上面的字迹。

那是清心散的药方。

“若遇强敌,必有杀戮吞噬。”林风低声自语,“精神不可溃。”

他取出昨日炼制的清心散,掰下半粒吞下。

随即闭目调息,呼吸渐缓,心跳沉稳如钟摆。

混沌熔炉在他体内缓缓旋转,元力归流,识海清明如洗。

三分钟后,他睁眼,目光锐利如刃。

“你回去。”他对小石头说,“按计划守好张伯药棚后的陶瓮。若三天内我没回来,你就当普通村民去求医,别提我名字。”

“可……”小石头嘴唇颤抖,眼中满是挣扎。

“这是命令。”林风打断,“后方不能断线。”

小石头终是点头,将剩余干粮塞进林风行囊。

他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断墙之后。

林风背起装备,沿着高坡碎石线前行。

沼泽地带横亘前方,地面浮草覆盖暗坑,一脚踩错便是灭顶之灾。

他改走岩脊,借枯树掩体推进,五感全开,耳听风动,鼻嗅气息。

行至中途,他在一处洼地发现动物残骸。

一只野兔被撕成两截,断骨整齐,齿痕巨大而规则,绝非人类武器所能造成。

内脏已被掏尽,皮毛完整,像是某种生物刻意保留外壳。

他蹲下查验,指尖触到黏液残留。

滑腻、微温,带有轻微腥臭。

这不是血液分泌物,而是腺体润滑液——用于在狭窄管道中快速穿行。

目标确认:大型穴居掠食种,具备群落协作能力,可能拥有巢穴中枢。

黄昏降临,空气中的腐臭味愈发浓重。

前方地势下沉,一道倾斜向下的混凝土管道裸露在荒土之中,直径约两米,内壁布满黏液与抓痕,深处漆黑一片,唯有微弱腥风缓缓涌出。

废弃下水道入口到了。

林风点燃一支火把,火焰昏黄跳动,明显缺氧。

他将绳索一端牢牢系于外侧钢架,另一端缠于腰间,确保退路通畅。

又将第二支火把插在入口旁的裂隙中,作为标记。

他伫立洞口三息,目光扫视黑暗。

管道内无回声,无动静,仿佛死寂深渊。

但这寂静太过规整,不像自然空洞,倒像某种存在正在蛰伏。

他俯身,一手持火把,一手握钢筋,稳步踏入管口。

脚下湿滑,黏液随脚步发出轻微粘响。

火光照亮前方五步范围,墙壁上遍布爪印与啃噬痕迹,有些深达寸许。

空气浑浊,呼吸渐重,但他步伐未停。

前行约十米,通道略微拓宽,两侧出现分支岔口。

主道继续向下倾斜,坡度加大,腥风更盛。

左侧岔道堆满碎骨,排列有序,像是临时储食点。

右侧则完全封闭,被厚厚黏膜封死。

林风停步,将火把靠近墙面。

黏液在火光下泛出幽绿光泽,表面浮着细小气泡,正缓慢破裂。

他伸手轻触,指尖传来微弱震动——地下有水流,或某种生物活动引起的共振。

这震动并非持续不断,而是有节奏地传来,间隔均匀,频率稳定。

他收回手,凝视前方黑暗。

这种规律性的震颤,更像是某种生物在地下移动时引发的传导波。